-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提纲(lhj)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一战前):⑴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日)要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德国最为强烈。⑵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⑶欧洲列强形成敌对的三国协约(英法俄)奥匈)⑴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⑵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⑶实质战胜的列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⑷地位、影响:是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约和约的会议。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⑸对中国的影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保路运动。⑵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汉爆发。10日晚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之后全部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 “辛亥革命”。 ⑶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⑷辛亥革命的结果:2月12日,清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亡。3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⑸性质: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⑹意义(成果)①政治:是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两千多年的②思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⑺局限性:⑻启示: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四、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1、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1927年):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①政治上,临时政府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②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③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2)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各阶层反对,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出处:21教
五、比较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国图存道路,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2)不同点:①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②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③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④维新派与革命派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生活中的变化:①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自行车。②新型通信方式的出现:邮政、电报、电话
头脑中的变化:(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2)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表现:①改称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 ② 青年争取婚姻自由;③妇女地位提高。(3)教育体制的变化:废科举制,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综合探究一 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的形成: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巍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中华”一词出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走向“五族共和”,从多元走向一体:(1)原因:在反帝反专制的斗争中,人民认识到,只有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辱,防止列强瓜分中国。(2)形成:孙中山把矛头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主张中华民族内各民族平等。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3)影响:“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民族观念从小民族主义转变为大民族主义,中华民族的名称从这时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三课 美国资本主义改革(了解)
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资和最高工时标准;③农业上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量,以提高价格;④政府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有国家承建许多公共工程,招募大量失业者;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补助。(5)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期间,政府围绕复兴、改革和救济展开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docx VIP
-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护理规范》(TCRHA 072-2024).pdf VIP
- 2024《奔驰E260L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7300字.doc VIP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重点内容全面解读(含全文) PPT课件--.pptx VIP
- 2026高照资料分析-理论实战3+2学习.docx VIP
- 党的常用文书的写作(详尽).ppt VIP
-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习题答案解析.pdf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96张课件).ppt VIP
- 消防常识培训课件图片.ppt
- Ubuntu安全加固配置基线v1.0.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