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今属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凉” ,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B深层面:独居家中,丈夫不在,内心感觉孤独凄凉。表现的是一种思念丈夫之情。 1.对《醉花阴》中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从清晨薄雾到入暮浓云,时光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 B.“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渐渐烧完了。 C.“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人公因思念而更显得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 2.下列对《醉花阴》的赏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内容单纯,上阕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 B.下阕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 C.词中作者善于以正侧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便使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D.全词正笔、点笔是实中有虚,情中有态,因此人物意态、形象立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一、初读感知,要求: 1、读准字音、 句读。 2、结合注释,读通大意,注意红色词语含义。 二、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思考: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找出本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四、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作角度与感情基调 五、这三句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表达效果? 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愁”情感?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七、作者是如何来表达“愁”的? 1、选择典型意象,借景抒情 2.运用叠词 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愁”情感?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 “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 年陶醉于赏梅; “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 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 “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 年没有心思赏梅。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 采用了 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 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高考语文作文精美语段 1、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窗棂边的栀子花》) 2、李清照在唱什么?我相信她不是在唱“凄凄惨惨戚戚”的秋天,她在感怀春光,春太美,太绚烂;她在伤怀夏日,夏太烈,太决绝;她在痛苦冬天,冬太冷,太彻骨。所有的所有,带去她先前的安定与快乐。只有秋天,配合她凄冷的心情,告诉她这世上,另有一季,可作她人生的注脚。(《季节》) 高考语文作文精美语段 3、苏轼的“缺月挂疏桐”,会不让人产生遐思吗? 朱淑真的“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不知又有多少人体会到呢? 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月如钩;何人能不感到秋的冷清呢? 多么凄凉的秋季!多么让人有情感——伤感的秋季啊!秋季,与梧桐,与绵雨,与缺月合照出一张照片,那张照片存在我们的心中方能永存。那张照片是对秋季的真实写照。那梧桐,也许寒鸦也不肯栖;那绵雨,也许大雁也羡慕;那缺月,也许文人墨客在寄托情感。(《季节》) 4、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璧,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技术交底大全.doc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春秋航空 空客A320】ATA 32 起落架-2.pdf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路清扫保洁项目策划投标文件.doc VIP
- 补肾化痰通经汤:开启肾虚痰瘀型青春期闭经治疗新路径.docx
- 《高等教育学概论》.docx VIP
- ISO IEC 20000-10-2018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0部分: 概念和词汇(中文版).pdf
- 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