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二则》(《四》《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VIP

《古文二则》(《四》《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二则》(《四》《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一、作者、作品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二、生字、词语识记 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 辟: 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 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 1. 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 3. 排泄屎、尿。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 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 三、原文 (一)四? 知 (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二)私心 (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题 填空 ①《四知》选自于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史学家,字____。 ②《私心》,选自于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是复姓。范晔,字_______,南朝宋时著名_______,主要作品_______。《后汉书》以_______为体例,与_______、_______相同。它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为百篇。? 1. 解释加粗词语。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不知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少蕴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 (1)何谓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悟 1. (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3. 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阅读题 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