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蛋白质的不同分拣路径 信号肽学说图解 SRP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从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或细胞膜(外)的小泡转运 细胞核编码的线粒体基质蛋白的定向转移 细胞核编码的叶绿体蛋白的定向转移 由NLS介导的细胞核蛋白的定向转移 * 23S rRNA催化的转肽反应 23S rRNA催化的转肽反应 移位 经历了转肽反应以后,P部位的tRNA已经成为空载的tRNA),空载的tRNA随后进入E部位,与此同时,移位反应发生了,在A部位上形成的肽酰-tRNA同与其结合的mRNA一起移动到P部位,这为肽链延伸的下一轮循环做好了准备。注意在移位反应中,肽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相互作用已不再是决定氨基酸特异性的因素,但是它对于维持移位反应的准确性(只移位一个密码子)以保持正确的阅读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移位反应需要EF-G的帮助,EF-G也是一种小分子G蛋白,其大小、形状以及电荷分布与和氨酰-tRNA结合的EF-Tu相似。EF-G·GTP在A部位的附近与核糖体结合,推动移位反应的进行。EF-G-GTP的结合可能将带有新生肽链的tRNA从A部位“推”到P部位,与此同时,空载的tRNA则从P部位转移到E部位。既然tRNA与mRNA通过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碱基配对结合在一起,mRNA也就随之发生移位。移位反应被认为是自发的,因为空载tRNA 对E部位的亲和力要比对P部位高,而肽酰-tRNA对P部位的亲和力要比对A部位的亲和力高。但是,在移位过程中,GTP并不发生水解,只是在移位完成以后,核糖体再次充当EF-G的GAP,导致EF-G水解与其结合的GTP成为GDP和Pi。一旦GTP被水解,EF-G立刻与核糖体解离。EF-G的解离是下一轮肽链的延伸反应所必需的,这是因为EF-G和EF-Tu与核糖体的结合位点部分重叠。在EF-G-GDP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以后,其分子本身的一个结构域似乎作为自己的GEF以再生出EF-G-GTP。 Phe-tRNA-EF-Tu EF-G EF-G与苯丙氨酰?-tRNA??EF-Tu复合物在三维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翻译过程中的分子模拟 EF-Tu和EF-G各自与核糖体结合的相互排斥 多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随着肽链的不断延伸,位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最终进入A部位,由于没有相应的氨酰-tRNA的结合,RF1或RF2便识别并结合上去,RF3又是一种小分子G蛋白,它与GTP形成的复合物RF3·GTP促进RF1和RF2的作用。一旦释放因子结合到A部位,核糖体上的肽酰转移酶的活性就会发生改变,它催化肽酰基转移给水分子,导致肽酰-tRNA的水解,肽链因此被释放出来。随后空载的tRNA离开核糖体,释放因子因为RF3的GTP酶活性将结合的GTP水解而得以释放。最后,在RRF的帮助下,核糖体与mRNA解离,解离的核糖体进入下一轮翻译。 原核细胞多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损伤mRNA的抢救合成 细菌mRNA一般很快水解,其半寿期较短,因此,mRNA有很大的可能性丢掉了它的3′-端。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后果很可能非常严重。不妨设想,假定一个mRNA分子因此丢失了它的终止密码子(基因突变也可以导致一个mRNA丧失终止密码子),那么将没有终止信号促进核糖体的解离。任何与这种有缺陷的mRNA结合的核糖体当翻译到断裂的末端,将裹足不前,难以解离。 E. coli和其它细菌已发展了一套专门的机制处理这些无终止密码子的有缺陷的mRNA,这种机制为反式翻译。反式翻译不同于一般的顺式翻译,它将两个mRNA翻译成一条融合的肽链,其中有一个mRNA分子无终止密码子,另一个mRNA分子是tmRNA。 tmRNA(10Sa RNA)的结构 使用tmRNA 的反式翻译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翻译系统与原核生物翻译系统的差别 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80S,比原核系统大; mRNA模板的结构差别很大,通常是单顺反子,有帽子和尾巴,但没有SD序列; 转录和翻译在时空上分离,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两者不存在偶联关系; 起始tRNA不进行甲酰化,也不能进行甲酰化; 只能使用AUG为起始密码子,而且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也完全不同; 起始阶段不仅消耗GTP,还消耗ATP; 起始因子的种类和结构更为复杂; 肽链延伸的速度低于原核生物,大概是每秒钟参入2个氨基酸; 只有2种释放因子; 对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翻译系统翻译的详细机制 氨基酸的活化——此阶段的反应与原核翻译系统没有什么差别,所不同的是起始氨酰-tRNA并不进行甲酰化。 起始——与原核系统差别较大 延伸——与原核系统非常相似 eEF-1 代替 EF-Tu和EF-Ts eEF-2 代替 EF-G 终止与释放——与原核系统相似,但没有RRF 真核生物细胞质翻译系统翻译的起始 真核生物的翻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