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 Second Section Precipitation of atmospher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requirement 一、大气降水的形成,降水地理分布特征 (了解) 二、大气降水描述指标和干燥度(理解) 三、大气降水概念和类型(掌握) 一、大气降水(The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一)定义(The definition) 指从云中生成降落到地面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 1、水平降水,近地面和地物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雾、 露、霜、雾凇等 2、垂直降水,主要指雨、雪、冰雹等 气温下降至露点以下时,水汽所凝结的液态水珠,以夏季最为显著。 霜常见于冬季,在霜期(初霜期至终霜期),多数农作物停止生长 雾凇是过冷的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常出现于有雾和风小的严寒天气中 雨淞是平滑透明的冰层,多在-6~0℃时,雨滴或毛毛雨在接触物体表面被冻结形成。 辐射雾:因地面辐射冷却形成的。 形成条件:(1)空气相对湿度大,天空晴朗少云,风小;(2)水汽自地面向上层分布均匀,气层较稳定。 蒸汽雾:冬季的冷气流与暖水面相遇形成,如深秋或初冬早晨,河、湖面上的轻烟,河谷早晨的河谷烟雾 平流雾:暖空气流经冷地面形成,一般常见于沿海地区、寒暖流交汇地区,该类型雾的浓度一般较大。 (二)大气降水形成 包括凝结(凝华)增长和冲并增长两个过程 (三)大气降水类型 1.对流雨 (1)形成条件 ※ 空气湿度很高,热力对 流强烈。 ※ 通常见于夏季,分布于赤道带、我国西南季风控制区等地区。 定义: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对流运动,水汽迅速达到饱和而产生的降雨。 (2)特点 ※ 以暴雨居多,并伴有雷电现象,历时短,雨区小。 (三)大气降水类型 2.地形雨 (1)定义 ※ 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 ※ 世界上降水量较大的地 方基本上与地形雨相关 定义:暖湿气流在前进过程中,遇到山地阻碍被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所产生的降水。 ※ 山地背风坡降水很少, 形成雨影区。 (2)特点 3.锋面(气旋)雨 (1)定义 (2)特点 ※ 雨区广,持续时间长; 4.台风雨 定义: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产生的降雨。 ※ 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可 产生极大强度降水 ※ 主要出现于夏、秋季, 可造成严重灾害 ※ 在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 重要地位。 二、降水特性的描述指标(The description index of the precipitation) (一)降水强度(Precipitation intensity) ※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二)降水量(Precipitation) 1、定义 降落到地面上的雨和融化后的雪、雹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聚集在水平面的水层厚度,单位为mm。 (二)降水量(Precipitation) 2、观测方法 (二)降水量(Precipitation) (三)降水时间 (Precipitation period) 从降水开始到结束所持续时间,用小时、分表示 (四)降水变率(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1、计算方法 多年平均降水量 当年降水量与平均数之差 降水变率 (四)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2、科学意义(Scientific significance) ※ 表征降水量变化程度及稳定性或可靠性 ※ 降水量丰富、降水变率小 ※ 降水变率愈大,降水愈不稳定,旱涝频率较高 3、 我国降水变率空间差异 ※ 长江以南20%; ※ 华北超过30%, ※ 西北区超过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