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马氏体转变 马氏体的显微形貌与亚结构 3.马氏体转变动力学 变温转变 特点:变温形成 瞬间形核(无孕育期) 高速长大(长到极限尺寸) 1o变温形核,恒温瞬时长大 2o变温形核,变温长大 恒温转变 有些合金,当急冷到低于MS的某一温度保温时,马氏体的量将继续随时间增多而增多,即发生了马氏体的恒温转变。 特点: M核可等温形成, 核的形成有孕育期, 形核率随过冷度↗,先↗后↘。 1953年Wechsler M S和Lieberman D S等人提出 表象理论 表象理论把马氏体转变的整个变形看成三种变形的组合 两次切变形成马氏体转变的示意图 图 通过两次切变形成马氏体片的示意图 a 原始状态; b 宏观的均匀切变; c 通过滑移实现的点阵不变应变 d 通过孪生而实现的点阵不变应变; e 包含有滑移的马氏体片; f 包含有孪生的马氏体 5.热弹性马氏体和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 * 马氏体 马氏体最初只是指钢从奥氏体相区淬火后得到的组织,以纪念德国冶金学家马丁(Martens.A)而命名。 由奥氏体向马氏体相变的过程称为马氏体转变,由于这种相变发生在很大过冷状态下,相变过程中不发生碳原子的扩散,铁原子之间的相邻关系也保持不变,故称为切变型无扩散相变。 现在已把具有这种转变特征的相变统称为马氏体相变,其转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1.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表面浮凸与切变共格 惯析面及位向关系 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2.马氏体转变热力学 2.1相变驱动力 图中T0是两相热力学平衡温度,在该温度下马氏体自由能GM 与母相自由能GA相等。若以△G A →M表示在其他温度下马氏体与母体自由能之差,则有 △G A →M GM-GA △G A →M 0 ,不会发生马氏体转变 △G A →M 0,发生马氏体转变, △G A →M 为母相马氏体转变驱动力 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 G T℃ T0 GM GA △T Ms △G A→M △G M→A AS 热滞现象: 以△G M→A表示母相与马氏体的自由能之差,当T T0时△G M→A 0,即有逆转变的驱动力,当温度达AS以上时其驱动力便可以大到促使马氏体发生逆转变,这种必须在低于或高于平衡温度T0的温度下才开始转变的现象称为热滞现象 2.2马氏体形核 马氏体核模型 按均匀形核的经典理论: 设马氏体核心为凸透镜状,其半径为r,中心厚度为2c,而且r c,此时核心的近似体积为4πr3 /3 ,表面积为2πr2。 形核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ΔG为: 可求出临界晶核的rK、cK和与之相对应的形核功ΔGK 把Fe-30 at %Ni合金(Ms点为233°K)的有关数值代入上式得出rK 49nm,cK 2.2nm,ΔGK 13×107卡/摩尔。 显然在233K这样低的温度要支付这么大的热激活能是不可能的,因此经典的形核理论不适合于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是非均匀形核,界面、位错、层错等缺陷形核。 冷冻核胚理论。 4.1Bain模型 该模型中M和A符合K-S关系: 111 A∥ 011 M,; M ∥ A (111)A 011 M XM YM ZM XA YA ZA 但此模型不能解释表面浮凸效应和惯习面。 4.马氏体转变晶体学 G-T模型将切变分成两次进行: 第一次切变——沿惯习面的均匀切变,是有宏观变形的切变, 可以比较容易的从晶体的宏观表面浮凸确定,切变时晶体结构和晶体外形均发生变化,但切变所得并非马氏体而是复杂的三棱结构。 第二次切变——不均匀切变,为不可见切变,点阵改组,晶体外形不变。不均匀切变可以是在平行晶面上的滑移,也可以是孪生形变。通过第二次切变使点阵由复杂三棱改组为马氏体点阵,并在马氏体内形成位错或孪晶亚结构。 4.2G-T机制 只描述转变初始与终了的晶体学状态,不涉及转变过程中原子的实际迁移过程 表象理论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更多的合金系(包括黑色和有色合金)中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由数学物理方法计算得来的相变晶体学关系与实测的比较接近 4.3晶体学表面理论 ①基于Bain机制的晶格变形,使母相的点阵改造为马氏体所需要的晶体结构,并引起转变区域宏观的形状变化,在晶体表面产生浮凸现象 ②晶格不变切变。这种切变是在保持第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新点阵不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马氏体内部微区中的滑移或孪生来实现的,常称之为“点阵不变应变”,由此可得到不畸变平面 ③晶格的整体刚性转动。转动使不畸变平面恢复到原始的位置,从而得到既不旋转又无畸变的惯析面 5.1 热弹性马氏体 正常马氏体: 瞬间形核,很快长到极限尺寸(应变能超过极限,破坏共格界面,长大停止) 热弹性马氏体: 某些非铁合金进行M转变时,可始终保持界面共格。 M随T ↘ 而长大、随T ↗而缩小, 即温度的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态评估总结.pdf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 2025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LeicaMS50_TS50_TM50用户手册_v1.1.1_zh(打印版).docx
- 2025年高考思想政治真题完全解读(甘肃卷)(真题解读课件).pptx
- T CPIA 0093—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硅料.pdf VIP
- 2025年房地产经纪协理之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L-草铵膦原药及制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