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分析.doc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7%,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上腹不适、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注射时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观察组患者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效果良好,且无并发症,起效快,有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
[中图分类号] R74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012-03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传统医学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不仅达不预期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康复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无抽搐电休克得以开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性,其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而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MECT)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咱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手段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的接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明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价值,随机抽取该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所有研究资料均源于该院在收治的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88例癔症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岁,男54例,女3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岁,男27例,女17例,观察组44例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5岁,男27例,女17例,临床表现:32例情感爆发、行为紊乱、激越、兴奋,其中,同时伴有抽搐6例,癔症性痴呆26例,癔症性精神病20例。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善;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精神癔症临床表现症状;③临床表现:45例患者表现情感爆发、行为紊乱失常、激越、兴奋、同时,22例患者伴有抽搐、癔症痴呆、失音,另有11例患者肢体瘫痪等症状;④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过巫医治疗,治疗无效。
1.3 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在收治的88例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盐酸氯丙嗪(批号:;规格: 2 mL/50 mg)肌内注射:25~50 mg/次,2次/d,待患者合作后改为口服。静脉滴注:从小剂量开始,25~50 mg稀释于500 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每隔1~2 d缓慢增加25~50 mg,治疗剂量100~200 mg/d。不宜静脉推注;观察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静脉推注阿托品(批号:片剂:0.3 mg/片)0.5 mg,然后以适当速度推注肌松剂(氯化珀酰胆硷,浓度0.2%,16~60 mg),接着固定牙垫与下颌,通电治疗,完成后将牙垫取出,进行人工呼吸,确保患者仰卧、静睡30 min,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体重、年龄按照能量百分比进行脉冲电刺激治疗,以症状消失为止,治疗期间禁止使用任何精神药物。
1.5 评价方法
以PANSS、HAMD及BRMS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1.6 统计方法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7%,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5(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评价分析[n(%)]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业管道安施工方案.doc VIP
- 小学英语_Unit 2 Lesson 2 Was he happy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3-1道法网络改变世界课件2025.pptx VIP
- NB-T11173-2023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pdf VIP
- 预应力简支小箱梁小桥施工专项方案[共7页].doc VIP
-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之器械消毒与灭菌.pptx VIP
- ECS700流程图画面操作指导手册.pdf VIP
- 植物系统分类(陈燕)第6章 菌类植物.ppt VIP
- 2022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pdf VIP
- 盆栽销售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