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法超越的《重案六组》.doc
无法超越的《重案六组》
徐庆东导演被誉为“中国行业剧的开拓者”,执导了《重案六组》《无限生机》《诉讼风暴》等经典刑侦、医疗、律政等行业剧,他始终从艺术与技术上引领着中国行业剧的潮流。由他执导的《重案六组》系列被誉为中国的CSI,自2001年第一部开播起,就在内地创下了警匪题材的收视最高峰,十几年来《重案六组》一到四部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放超3000余次,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播出率最高的系列电视剧。
《重案六组》十几年不衰的秘密
《重案六组》在网络上有“神剧”之称,虽然近两年没有在黄金时段播出,但其是各个电视台重播频率最高、累计播出时间最长的一部公安题材电视剧。《重案六组》后,虽也有其他的警匪剧有意“模仿”,但影响力远远不及“六组”,为何“六组”如此神奇?
前些年,有媒体采访徐庆东时他曾说,“观众喜欢‘六组’说明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六组的风格,之所以别人也学不来,别的剧组能和警察一起去抓毒贩吗?”
在此前,徐庆东和王茜曾拍摄过一部《警坛风云》,此剧可称为“六组”的雏形。事实证明,《警坛风云》虽然影响力有限,却为“六组”打下良好基础。
“系列剧”的形式并不难复制,《重案六组》能持续十年,除了是国内警匪系列剧的“开创者”这个原因外,徐庆东认为“定位”和“风格”是最重要的两点。
首先,“六组”从一开始便是现实主义定位,带有“半纪实”的风格,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乃至工作人员,必须去一线体验生活,演得“真”,演得“疼”方可。
其次,《重案六组》整篇4部没有犯罪过程,单纯从警察侦破这个角度去拍摄,这也是其他剧难以复制的关键原因。徐庆东曾表示“没有对手,没有犯罪过程,这对电视剧来说是很难拍摄的,我们也经常走进死胡同,原本加个反派这条就过了,但大家不同意,这个团队是个方向性很明确、做事坚决的团队,‘六组’能扛10年,不是一人之功,是这个团队把这个模式扛下来了。”
“六组”十年,在外界都认为“六组”会到此为止的时候,“六组”过不了多久就又“面世”。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徐庆东只带了一个组拍摄,没有分组,他说这样更容易让每一集的风格统一。
“没有切身的体验,靠自己瞎编,写不了这么久,也不会这么受欢迎,没人知道,我们拍一部戏要多费劲,一集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按5个算,一部戏就要100多个这样的角色,再加上扫外围的,整个下来要500多个小角色。”王茜曾在采访中这样说。
徐庆东不喜欢演员完全“照本宣科”,大家有时会自己改词,他也不会干涉,只要效果好,他都支持。六组这么多演员,他可以让他们每个人都有显著的特征,就像王挺,他能“打”,还有那一双苦大仇深的眼睛,还有第四部里的肖聪,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笑,是在别人不笑的时候笑,这样观众才能记住。
徐庆东在《重案六组》里采用了大量的特写、近景镜头,所以很多演员包括名演员都愿意在“六组”里串个角色,垫个场子,演员毕竟是靠“镜头养活的”。十年下来,“六组”造就了一大批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也成了迄今无法超越的涉案剧。
同行眼中的徐庆东
徐庆东1945年出生在江西, 196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1年任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编剧。徐庆东导演的作品很丰厚,1997年拍摄了《大风堂》、1998年的《警坛风云》、2000年―2010年的四部《重案六组》、2001年的《生死锐变》, 2003年―2006年的《一双绣花鞋》《最高任务》《无限生机》和《美味关系》《诉讼风暴》。可是看出徐导是一位高产的导演,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呈现给观众。
徐导为人低调,很少接受采访,在网上搜索徐庆东,鲜少有关于他本人的报道和专访。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与他合作的编剧和多位演员的描述中来还原一个生动的徐导形象。
“在徐庆东导演这么多作品中,基本上都有我的身影。而且,我几乎都是主创人员。正是因为有了徐庆东导演对我的这份赏识和信任,我的事业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才能被这么多观众所熟知。
“徐庆东导演是我的伯乐,知音,是最懂我的人。他对我的评价是肯吃苦、悟性高,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表演者。”演员王茜动情地表示。
在徐导眼中演员有两类,一是能按照导演的提示完成表演,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能反着去演,导演让你哭,最后你却演出了含泪的笑,在他眼中,王茜无疑属于后者。
“徐庆东导演在我的生命中,就是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知音,他教会了我如何把握戏中的角色的情感,教会了我如何去掌控角色,而不是被角色掌控。可以说,我能对自己的演戏有机分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徐导的栽培和启发。”正是因为基于这份了解与信任,奠定了两人的缘分,持续了20年的亲密合作与相知相守。
“徐导并不是那种爆红到发紫的导演。不是他的作品不够分量,因为他不是那种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