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地区中成药起源时间查考.doc
昆明地区中成药起源时间查考
摘要: 据新发现的档案史料,昆明地区中成药的制售肇始于明代初期。明洪武十四年(1381)随征南右副将军沐英入滇的军医朱双美,曾制售过朱氏善用水酒和小儿化风丹,并将这2种成药给两子分售,历经明、清、民国3个朝代。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双美号并入昆明市药材公司中药材加工厂。昆明中成药发端之时,制药和行医尚未分开。店主的中成药为手工制作。剂型多为贵重而显效的丹剂。从开始制售到现在,昆明中成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中成药;制作;起源;昆明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82-03
昆明地区中成药的制作从何时开始出现?在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的82家原始店中,开设年代最早的是哪一家?这是2013年5月笔者整理昆明中药档案资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碰到的问题。经过考证,这一问题逐渐清晰起来,有了可信的答案。
1 调研方法
档案文献整理法和专家访问法相结合。查阅的档案主要有昆明市档案馆档案和原企业保存的职工个人档案等资料。在整理之初,咨询和访问了包括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张震、云南省中医医院原院长吴生元等专家在内的中医药界前辈,获得了线索。征询了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原厂长赵子信、解放前的药铺学徒朱德昌、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刘珍等老领导和老药工,得到进一步证实。
2 获得资料
这次整理,获得昆明地区中成药制作起源方面的诸多实证资料。
2.1 元代,昆明已出现官办惠民药局,购备药物,择良医主持,为贫病者治病。尚未见成药制售的记载。《云南省志卷七十?医药志》记载:“云南中药经营历史悠久,但宋朝以前仍以农村集市性贸易为主,尚无商号(座商)出现。到了元代,昆明出现了官办惠药局,主掌药品配制并出售,‘官给钞年,月营子钱,以备药物’ 并‘择良医主之,以疗贫民……’到了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省内各路也相继设立药局,并由各路正官负责,所设良医及所给钞本,均按地方行政等级和所辖民户多寡而定。”[1]元代惠民药局所备药物,多为汤剂,尚无成药。这一点,从清代的情形可见一斑。据罗养儒未刊稿《纪我所知集》记载:“云南省城。在清代亦有管医局之设置。……官医局是一施医处,替人治病,无论贫富,都不取脉金,但开药方而不给药。……惟是入局求诊之人不多,因局里医生为病者制方,多是一种好人吃不病,病人吃不好之太平汤剂。”[2]
2.2 明代,昆明出现了中成药的制作和出售,并有明确记载。《云南省志卷七十?医药志》记载:“明清年间,一些随营入滇的军医给偏僻的云南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医药。如明洪武十四年(1381)随征南右副将军沐英入滇的军医朱双美,曾制售过朱氏善用水酒和小儿化风丹,并将这2种成药给两子分售,历经明、清、民国3个朝代长达500多年,到民国19年(1930年)才停售。”[3]这一记述与《昆明市志长编》的记载是一致的。
根据昆明市档案馆档案记载:后来,朱双美的后代朱亮卿又接续开设。1952年45岁的朱亮卿在昆明市正义路永升巷2号开设“双美号”药铺,制作小儿化风丹出售给用户,并获得昆明市人民政府的批准。[4]
解放后,全行业公私合营后,1958年9月朱亮卿和妻子龚秀珍参加公私合营,进入中国药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公司,被分配到公司下属的金马药店任营业员。
朱亮卿的工作,与受访的赵子信老厂长的回忆是一致的。他说:“朱亮卿,我没有印象。合营时,资产进来了,有的无人进来,或被分去做门市部主任、营业员了。朱亮卿,有可能做这些工作去了。这些属于市药材公司管,不属加工厂管。”(刘云森、杨祝庆、王云鹏《赵子信访问记录》,2013)当时加工厂尚未独立核算,人财物均由上级公司昆明市药材公司管理。
关于这两项药的功能,赵子信说:“小儿化风丹,治小儿脐风最好。”(刘云森、杨祝庆、王云鹏《赵子信访问记录》,2013)据《昆明市志长编》称:朱氏善用水酒“主要是医治跌打损伤,痨伤,尿结石和胆结石。”[5]这两项成药的来源,《长编》称:“其制法处方,是南京内府秘方。”[5]
2.3 明代,除了朱氏善用水酒和小儿化风丹外,还有其它的中成药,如小儿救急丹、犀角保童丸和冷水金丹等。据《昆明市志长编》记载:“万松草堂,孙继鲁,……云南右卫人,明朝嘉靖葵未(1523)进士,由澧州知州历任山西巡抚,……子孙设,……创始婴孩丹丸,即‘小儿救急丹’,世其业。”[5]如果按其孙辈计算,该堂设立时间应在明朝末期(1623年前后)。也就是说,明朝末期,万松草堂就创制小儿救急丹。除此之外,孙万松草堂还制售犀角保童丸。《昆明市志长编》另一处记载:“孙万松草堂,系回族,在小西门内售小儿救急丹、犀角保童丸,遍销云南各县,有五百多年历史。他的祖辈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