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袁宏道在诗歌理论及创作上对苏轼的推崇.docVIP

浅论袁宏道在诗歌理论及创作上对苏轼的推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袁宏道在诗歌理论及创作上对苏轼的推崇.doc

浅论袁宏道在诗歌理论及创作上对苏轼的推崇   作者简介:贺玉(1988年9月-),女,汉族,籍贯:四川自贡,工作单位: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自贡一中高中部。    摘 要:明末文坛掀起复古的热潮,复古派极力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此背景下,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等力矫复古派时弊,反对拟古,与复古派相反,崇宋之风盛行,尤其推崇苏轼。在诗歌理论上,袁宏道认为苏诗卓绝无伦,评论颇高;在创作实践上,袁宏道则模仿苏诗“以诗文为戏”“不加择拣”的风格。   关键词:袁宏道;崇宋推苏;诗歌理论   明中后期,文坛掀起了复古运动。唐宋派、前后七子派等复古派高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旗帜,然其时弊不可避免。袁宏道大力进行批判,《雪涛阁集序》批判拟古:“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胃?滥之辞,有才者诎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泛泛之语,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邹子,皆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既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余与江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①袁宏道深谙拟古的为害,因此在此序中痛斥剿袭复古之人。与此同时,则极力推崇宋诗,在《张幼于》一文云:“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诗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大家。”②袁宏道极力批判拟古而崇宋,又尤为推崇苏轼的诗歌。   一、在诗歌理论上对苏诗的推崇   袁宏道对苏轼推崇有嘉,并以苏轼自喻,孙锡番在《袁宏道传》说他“每以长苏自命”③。他也曾写有《过赤壁》、《赤壁怀子瞻》等诗以示对苏公的忻慕。而他对苏轼及苏诗的推崇尤见于其诗歌理论之中。如下:   “……坡公诗文卓绝无伦,……苏公诗无一字不佳者。青莲能虚,工部能实;……苏公之诗,出世入世,粗言细语,总归玄奥,恍惚变怪,无非情实。盖其才力既高,而学问识见,又迥出二公之上,故宜卓绝千古。至其犹不如杜,逸不如李,此自气运使然,非才之过也。”(《答梅客生开府》《笺校》卷二十一)   将苏诗与李杜二人诗相较,袁宏道以为苏轼也“迥出二公之上”的地方,可见对苏轼的赞誉极高。又如:   “……今日最得意,无如批点欧、苏二公文集。……苏公诗高古不如老杜,而超脱变怪过之,有天地来,一人而已。……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彼谓宋不如唐者,观场之见耳,岂直真知诗何物哉?”(《与李龙湖》《笺校》卷二十一)   将苏轼比作“诗神”,“有天地来,一人而已”,袁宏道对苏轼的推崇已达极致。   从以上材料看来,袁宏道是极力反对复古派的主张,并力矫时弊,因此,与复古派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模拟盛唐诗相反,他偏说“唐无诗”,而说“诗在宋、元诸大家”,在此基础上,袁宏道将苏轼的诗放到很高地位,极力推崇他,甚至将苏轼神化,这种推崇超乎想像。   二、推崇苏轼及诗的原因   虽然苏轼及其诗歌成就在宋代以及后代文坛诗坛都颇高,但和他相较也还有值得推崇之人,袁宏道为何偏对苏诗青眼有嘉,而且非一般意义的推崇。原因大致有一下几点:   (一)从客观原因来看,一是袁宗道的影响。袁宗道雅爱白居易和苏轼二人,甚至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白苏斋,自己的诗文集也命名为《白苏斋类稿》。袁中道《珂雪斋文集》三其中一篇《白苏斋记》云:“伯修赋性整洁,所之必葺一室,扫地焚香宴坐,而所居之室,必以‘白苏’名。去年买一宅长安,坎上竹柏森疏,香藤怪石,大有幽意。乃欲抱瓮亭后洁治静室,室虽易,而其名不改。其尚友乐天、子瞻之意,固有不能一刻忘者。”如此看来,袁宗道对白、苏二人的喜爱及痴迷对袁宏道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二是李贽的原因。李贽对袁宏道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李贽如推崇苏轼,则势必会对袁宏道造成影响。何况,李贽确实是很服膺苏轼的,还曾有诗文之选,见《焚书》增补二《复焦弱侯》之文:   “苏长公何如人,故其文章自然惊天动地,世人不知,只以文章称之,不知文章只彼余事耳,世人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弟于全刻抄出四册,俱世人所未尝取者。……弟今尽数录出,间时一批阅,平生心事宛然如见,如对长公披襟面语,朝夕共游也。……”   由此可见,李贽对苏轼也是极为推崇,袁宏道服膺李贽,自然也会对苏轼颇为重视。对于李贽选录苏诗而言,袁宏道认为他的苏诗之选是“百未得一”,这正好反映了袁宏道对苏诗有独特的理解和推崇。   (二)从主观原因来看,即袁宏道推崇苏诗的动机来看,有以下几点。   1、袁宏道与苏轼有着相同的人生旨趣。袁宏道与苏轼都追求放达自任、淡泊闲适和超脱的人生旨趣。苏轼在《中庸论》中(《苏轼文集卷二》)肯定人的自然性情:“夫圣人之道,自本而观之,皆出于人情。不循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