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中学201届高三3月随堂练习历史试题.docVIP

黄桥中学201届高三3月随堂练习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黄桥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四月试题 2014.4.6 第I卷(选择题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③④ D. ①② 5. 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据材料判断这部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明夷待访录》 D.《变法通议》 6.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对材料中“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民权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议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7. 某学者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现代化形式是 B. C. D.C.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D.有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 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②时期现象的因素是 A.B.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C.生产资料所有制D.年1月18日《南方日报》载文指出:“20年来小平南方谈话这一思想理论之花结出了丰硕果实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发生的变化及其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理论之花结出了丰硕果实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W·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B.C.?? D.通货膨2010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有人预测,从冰岛、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1年的趋势之一,但最终没有破产。你认为欧盟防止其破产援助希腊联合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下列品中,的是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材料二 朱子曰: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被夹杂者。朱子曰:……富贵,身外之物,求之唯恐不得,纵便得之,于身心无分毫之益,况不可必得乎?若义理求则得之,能不丧其所有,可以为圣为贤,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急摆脱出来。 ——朱熹《近思录》 材料三 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至少是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虽然为建立和维持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所必须,但同时也是我们道德情操败坏的一个重要而又最普遍的原因。……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钦佩……一条是学习知识和培养美德;另一条是取得财富和地位。我们的好胜心会表现为两种不同品质:一种是目空一切的野心和毫无掩饰的贪婪;一种是谦逊有理和公正正直。……前者促使每一只飘忽不定的眼睛去注意它;后者除了非常认真仔细观察者外,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部分人都是财富和显贵的钦佩者和崇拜者…… ——19世纪中期英国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财富与道德的论述上有何变化?(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谈谈你对财富与道德关系的认识。(分) ——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张宏毅《如何评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