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原市原州区营造林工程质量提高措施.doc
固原市原州区营造林工程质量提高措施
摘要 针对固原市原州区营造林工程质量不高、造林成效偏低等问题,结合原州区实际,提出提高原州区营造林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营造林工程质量;原因;提高措施;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34-01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属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区域面积2 760 km2,至2013年底,农业人口31.62万人,占总人口的68.01%。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霜冻、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至2015年,原州区林地总面积11.86万hm2,其中有林地5 466.67 hm2,灌木林地3.07万hm2,未成林造林地4.13万hm2,宜林地3.96万hm2,其他林地1 473.33 hm2。活立木蓄积量17.39万m3,森林覆盖率为13.1%。
1 区域类型布局
根据原州区生态区位、自然、地理等特点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区。
1.1 六盘山外围土石质山区
该区域共涉及3个乡镇即开城镇、张易镇、中河乡及11个林场(管护站)即叠叠沟林场、赵千户林场、西海子林场、蝉塔山林场、青石林场、水沟林场、红庄林场、马东山林场、东岳山林场、贺家湾管护站、东马场管护站。区内海拔2 0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6 ℃左右,年降水量450 mm以上,为半阴湿区,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植被,主要树种为华山松、桦树、落叶松、山杨、油松、辽东栎等针叶树。
1.2 东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半干旱区
该区域共涉及三营镇、头营镇、官厅镇、河川乡、炭山乡、寨科乡6个乡镇及古树林场、沈家河林场、石砚子林场、马渠林场共4个林场。海拔为1 700~2 000 m,年平均气温6.5 ℃左右,年降水量350 mm以上,属旱生落叶灌丛、草甸植被类型,主要灌草种为芦草、沙棘、山杏、铁杆蒿、山桃、中尾蒿、苔草、柠条、荀子、扁核木等。
1.3 北部清水河川塬区
该区域共涉及三营镇、头营镇部分区域及黄铎堡镇、彭堡镇、塌山林场全部区域。海拔为1 500~1 700 m,年均气温6.5~7.0 ℃,年均降水量300 mm以上,属干旱草原植被类型区,主要灌草种为柠条、枸杞、针茅、早熟禾等。
2 原州区营造林质量不高的原因
近年来,原州区营造林工程质量总体不高,造林成活率及林木保存率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造林区域树种配置不尽合理;二是林木鼠兔危害严重;三是冬季越冬期间,受冻害危害部分苗木抽干枯死;四是部分造林区域存在偷牧、溜牧现象,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林木保存率;五是抚育管护不到位,林地杂草茂盛,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3 提高营造林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
3.1 强化设计管理
要根据自治区林业厅下达的年度造林计划,严格按照《国家造林技术规程》编制工程造林作业设计,且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科学确定造林密度、整地方式、苗木规格、抚育管护措施。在编制造林设计时,造林作业小班区划一定要细,要严格按照不同立地类型区划造林小班,配置适生的造林树种,同时要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严肃性[1]。
3.2 加强种苗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的规定》《种子法》,加强种苗生产、流通、调运、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三证一签”(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合格证和标签)制度,实行种苗检验、检疫技术责任制,规范种苗市场。落实造林种苗质量负责制,明确责任人。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和良种壮苗,大力推广雨季容器苗造林,禁止使用违规采挖的大树进行造林。大力培育和使用容器苗,并且营造林工程所用种苗全部实行政府公开招标采购。
3.3 严格施工管理
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管理制、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所有营造林工程全部进行公开招投标,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实行营造林工程质量承包制,承包3年,一包到底,保证工程质量。落实施工质量监督责任,各实施单位要安排施工监督员、技术责任人或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施工各环节全程监控和技术指导。造林结束后,由施工监督员、技术责任人签字或由监理单位出具报告确认。造林成活率达不到规定合格标准的,要及时组织补植补造;成活率低于40%的,必须重新组织造林[2]。
3.4 狠抓抚育管护
要遵循“一分造、九分管”的理念,认真抓好抚育管护工作。全面加强新造林地的抚育管护,对人工新造林地要连续3年开展扩穴培土、除草等抚育作业。及时开展补植补播工作,凡当年造林成活率达不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地块,都要进行补植补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