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doc

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   2015年9月19日,2015求是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血液病专家、83岁的张亭栋教授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张亭栋,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一生研究的“最爱”,就是砒霜。   对于砒霜,这一家喻户晓、谈之色变的剧毒物,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还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可疗伤治病。那么,张亭栋是如何走上用砒霜治疗白血病、“以毒攻毒”的道路的?剧毒的砒霜又是怎样在他手中变成了治病的良药?   砒霜静脉注射“第一针”   “将中药剧毒药物砒霜直接注射到人体静脉,这种尝试在当时无法想象。”张亭栋回忆当年的研发过程时,如是说。也正因当年的大胆尝试,业内医生给他这针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古今中外第一针”。   这第一针的启蒙,始于1972年。   那一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个公社卫生院传出了能治疗癌症的消息。省卫生厅为核实情况派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外科、中医、药剂科和胸科的5人专家组前往调查,同时具有中西医研究背景的张亭栋被任命为组长。   张亭栋和同事们前脚刚跨进公社卫生院,就被住院的癌症患者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诉说自己的病情:大肠癌患者说不便秘了,肝癌患者说不疼了,宫颈癌患者说不出血了。   正说得热闹,一位老人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对着专家组的赵教授问了一句:“赵教授,你咋来啦?”“怎么?您是?”“俺在你那儿看过食道癌啊!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下,以为没戏了,手术也没做就回来了。现在俺好多了,一顿饭能吃俩馒头!”   专家组立即将这位患者送往县医院透视检查,结果发现他的食道内肿瘤萎缩,堵塞得到有效缓解。   眼前的事实让专家组难以置信。仔细追问下才知道,原来,林甸县一位老中医用砒霜、轻粉和蟾酥等中药组方治淋巴结核,开始是用药捻子,后来由一位药剂师改为针剂。药剂师罹患皮肤癌的母亲正是使用了这个药方,涂拭患处1个多月后奇迹般痊愈。   因为卫生院最早是在1971年3月开始使用这种肌肉注射针剂来治疗癌症的,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713”。   冒险一试   “既然能治癌症,那能不能用这个方子治白血病?”高度的职业敏感让张亭栋很快联想到自己研究的白血病领域,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决定顶住压力,冒险一试。   砒霜、蟾酥和轻粉,在中医学界属于毒性强的药物,一旦不对症或者使用剂量稍有差池,就会陷病人于险境,甚至有生命危险。作为主治医师更是难辞其咎。正因如此,虽然“713”药方的药效得到肯定,却没有医生愿意继续研究。   面对质疑和危险,张亭栋选择坚持。   “白血病发病急,青壮年中发病率高,上世纪70年代没有什么有效药物,今天在你面前还好端端的孩子,两三个月后说没就没了。”患者死亡盖上白单被推走的那一刻,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让张亭栋的心一次次被刺痛。   于是,在同院的药剂师韩太云将“713”改成西药剂型的注射剂后,张亭栋开始了缜密细致的动物实验。在经过剂量调配和配方等多次论证后,他发现:轻粉对肾脏有伤害,而蟾酥有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单独使用砒霜治疗效果最佳。   这个结论让张亭栋兴奋不已,两年多来的研究总算有了初步结果。可是医学界质疑的声音却此起彼伏,到底要不要应用到患者身上?他们愿意尝试吗?万一真的出现问题患者如何救治?   这时,病房里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军人直接找到张亭栋说:“张大夫,您就大胆尝试吧!我们死了不要紧,只要能救活更多的人,砒霜我也不怕!”一位老大娘甚至还给张亭栋跪下哀求:“张大夫,俺在这儿住这么长时间了,相信您是个好大夫啊!您就救救我们吧!”   患者们的信任,让张亭栋热泪盈眶。1973年,经过上级部门核准后,张亭栋开始将三氧化二砷应用于临床白血病治疗。   张亭栋深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砷剂应用于临床的初期,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从早上7点到深夜11点,张亭栋始终坚守在病房,和病人在一起,寸步不离。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儿;饿了,就拜托同事去食堂打饭,几个星期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1974年,一个叫董秀芝的患者来到医院,怀有7个月身孕的她,牙齿、鼻腔等多处部位出血不止,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后,沉重的打击诱发了流产。在医务人员的鼓励下,她开始接受砷剂治疗。   让人惊心的是,仅仅4个月后,董秀芝便能够站立,12个月后,她顺利出院。1976年,董秀芝产下一个健康男婴,1979年重回工作岗位。   多年来,张亭栋心中始终惦记着董秀芝的病情,每年都会驱车回访。时至今日,董秀芝依然健康地生活着,成为世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的“寿星”。   实际上,张亭栋牵挂的患者并不只有董秀芝一个――直至退休前,张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