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docVIP

单元复习(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复习(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单元复习 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课时 【复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事实,说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掌握世袭制、公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 2.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3.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落和主要霸主,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掌握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状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音乐的成就,掌握商朝甲骨文和诗人屈原有关知识。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各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要求学生了解复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复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知识梳理注重构建框架,落实重难点。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重要联系。 方法指导二: 根据已构建的单元知识框架进行每课时的知识梳理,重在突出本课重点知识;导学案中的错题是指前面每课时中“检测反馈”中学生错误率较多的问题。 这些错题由每组组长收集、汇总 错题讲解注重讲易错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归纳同类题的解题技巧;要分析总结做错题目的原因,吸取教训。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可对前面已学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布置本节课复习任务。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构建单元知识框架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 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 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第4课知识梳理+导学案错题讲解 2.第5、6题知识梳理+导学案错题讲解 3.第7、8课知识梳理+导学案错题讲解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中国从夏朝开始实行世袭制,这一制度前后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第一位通过世袭制取得统治权的人物是  B  A.禹 B.启 C.桀 D.纣 2.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B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C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B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5.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B  A.纸上谈兵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D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7.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种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  A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战胜而强立” 8.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知识模块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但是这样做 指废除井田制 后,先王的制度 指奴隶制 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平民之中富的人积累了万贯家财,而穷的人却只能吃糟糠;强国兼并地盘,弱国丧失江山。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戚贵室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来商君之家。 1 材料一的主张表明了商鞅的什么思想? 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措施:允许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你认为班固对商鞅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作用:“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基本否定的态度:他认为虽然商鞅变法使秦国得以强大,但是却破坏了社会秩序等。 4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变法的一些措施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导致旧贵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