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著《汤头歌诀》的语言特色.docVIP

新安医著《汤头歌诀》的语言特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安医著《汤头歌诀》的语言特色.doc

新安医著《汤头歌诀》的语言特色   【摘 要】新安医家汪昂是著名的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其方剂专著《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汤头歌诀》在写作上注重文体创新,歌注互补,形式新颖,韵律整齐,修辞精当,用词灵活,充分体现了作者新安儒医的撰著特色。   【关键词】歌诀;韵律;词语;修辞   新安医学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新安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成果。在新安医家中,对中医教育贡献最大的首推明末清初休宁的汪昂。   汪昂,字?庵,晚号浒湾老人,是著名的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撰著了不少传世医学名著。其中影响最广、最为后世医家推崇的,当推《黄帝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四部。其中方剂专著《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风行海内三百余年而不衰。古往今来由于方剂的数目繁多、组成庞杂,因此对于方剂的记忆一直困扰着众多初学者。而汪氏著作此书的目的,正是为了普及、推广方剂学知识,便于医药学知识的记诵,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一方面缘于书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同时与儒医出身的作者所赋予这部书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并掌握这部书的语言特色,对于全面认识这部方剂学名著、更好地学习和传播中医药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体创新,歌注互补   在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复杂,药名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汤头歌诀》包括补益、发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补、理气、理血、祛风、祛寒、祛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收涩、杀虫、痈疡、经产等二十部分,载方三百余首,内容繁多。为了方便学习者,汪昂在撰写《汤头歌诀》时注重在继承古方汤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改其一概四句的限律,而歌不限方,方不限句,且开创了一种新体制。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以韵文为主体,以散文注释为辅助,将歌词与注释相结合,以注释补歌词之未备。全篇采用七言诗体,将320余首古代中医常用验方编成202首方歌,每首篇幅虽不长,但涵纳了该首方剂所必须包含的内容,如方名、药名、适应病证、药物加减、剂量、剂型等,读起来押韵和律,朗朗上口,再加上每方都有简要的解释,通俗易懂。   例如:“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1](《四君子汤》)前二句的注释为:“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三四句为:“二陈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末二句注释:“加木香、砂仁,行气温中,名香砂六君子汤。”歌诀中先后列了方名、药名、适应病证,方后稍加训释,补充了药物剂量、剂型,“推明古人制方本义及方名由来,使用药者有所依据,服药者得以参稽”[1]。   又如:“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去参名为败毒散,加入消风治亦同。”(《人参败毒散》),歌诀中不仅列出方名、药名、适应病证,而且说明了部分药物剂量、剂型。在注释中,除了对药物剂量、剂型适应病症有所说明外,还对歌中某些概念进行了训释:“毒,即热湿也。”类似的还有《达生散》:“达:小羊也,取其易生。”并且对歌诀中的病名进行了注释:“胎气不和,上冲心腹,名子悬。”此外,《人参败毒散》的注释中,引用了清初著名医家喻嘉言的观点:“喻嘉言曰:暑、湿、热三气门中,推此方为统一。”类似的引证非常丰富,明代医家李时珍、陶节庵、虞抟、吴鹤皋、刘纯,金代医家成无己、金元医家李东垣、元代医家潘思敬、清代医家程应旄等人的观点都被引用,增强了说服力。   2 韵律整齐,高度概括   歌诀虽然是韵文,但不同于诗词,不必限于平仄,因此《汤头歌诀》的平仄不很讲究,但音韵完全依照沈约的《诗韵》,只是由于汤名、药名的限制,不能像诗歌那样十分流利顺畅。歌中既有押平声韵者,也有押仄声韵者;既有首句入韵者,也有首句不入韵者。歌词大多篇幅短小,四句一体,常常采用首句入韵,一韵到底,比较容易诵记。在句式上,虽以七言四句为多,但也有不少七言六句、七言八句的,前者如《六和汤》、《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等,后者如《黄芩汤》、《五积散》、《参苏饮》等。   《汤头歌诀》常常将药、诊、症寓于一首歌诀之中,寓多于一,高度概括,如:“黄耆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地黄芍药天冬桂,柑橘桑皮劳热宜。”(《黄耆鳖甲散》)短短 28 字包含了黄茂、鳖甲、天冬、地骨、秦艽、茯苓、柴胡、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桑皮、炙草、人参、内桂、桔梗等17 味药,歌末“劳热宜”三字点出了这是一张治疗虚劳烦热的良方。   3 用词灵活,极尽变化   《汤头歌诀》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练,充分体现了古汉语词汇丰富这一特点。这一点仅从表示药物配合使用这一意义的韵脚字上就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是方剂学著作,全篇几乎每一首歌词都要涉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