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连山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技术.doc
祁连山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技术
摘要 不同的立地类型和气候条件,实施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差别较大。通过连续15年的实践,总结了祁连山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技术,以期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封山育林;封育类型;封禁措施;补植;祁连山天保工程
中图分类号 S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95-01
截至2014年底,祁连山天保工程已完成封山育林计划3.35万hm2。根据监测资料显示:乔木型封山育林区乔木3年高生长量平均为35 cm,如大黄山保护站高坡封育区青海云杉3年高生长最高可达60 cm,相当于封育前15年的高生长量总和。灌木型封山育林区封育3年的灌木覆盖度年平均增加1%~6%,灌草综合盖度最高可达95%,封育3年灌草综合覆盖度增加15%~90%。大黄山、大河口、东大山、东大河、昌岭山、上房寺保护站的围栏基本沿保护区界线拉设,杜绝了放牧、蚕食林地等人为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行为,不仅封育区植被恢复明显,而且封育区内有林地、灌木林、野生动物及其他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封禁保护。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是外业施工的执行文件,是实施单位自查验收、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核查工程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经批复的作业设计,在项目实施期间不得擅自变更。必须依据《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 /T15163-2004)》编制[1],并且应当按照程序报批。
1 封育区选择
连片面积≥133 hm2、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有林地、疏林地或植被盖度0.3的宜林地。
2 封育类型确定
祁连山天保工程封育类型可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乔木型。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有林地或疏林地。②灌木型。灌木丛≥750个/hm2,且分布较均匀。③灌草型。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地段,且经封育有望形成灌木林或增加植被盖度的地块[1]。
3 封育期限确定
根据祁连山保护区植被生长期短、年生长量小、恢复困难的实际情况,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封育年限以作业区为单元确定,具体是乔木型10年,灌木型和灌草型均为8年。如果封育区内同时有几种封育类型时,封育期限以面积最大的封育类型为主确定。
4 封育方式确定
4.1 全封
林牧矛盾突出的封育区或已经由地方政府实行了封山禁牧的实行全封,即在封育期内,封育区不允许有放牧、樵采等任何人为活动的封育方式。
4.2 半封
因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在冬春植物休眠季节,按照作业设计可适当进行割草的封育方式。
5 封禁措施设置
5.1 设置标志碑
在封育区主要山口、沟口、交通路口等醒目位置树立固定的封育标志碑。标志碑正面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封育区四至范围、面积、封育方式、责任人、起始年度、封育年限、任务下达单位、实施单位等内容;标志牌背面对封育的有关制度进行公示。标志碑的主要作用是宣传警示,一方面让封育区周边群众知道封育区的具体位置及管护要求,使群众配合封育实施单位管理封育区,促进植被恢复;另一方面便于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封育面积133 hm2以上至少应设立1块标志碑,人烟稀少的区域可相对减少。
5.2 设置围栏或界桩
5.2.1 围栏设置。围栏设置以有效阻挡人畜进入封育区为原则,人畜活动频繁地区、封育区与农田交界地段必须设置机械围栏(如刺丝围栏)。也可利用山脊、高崖等有利地形,通过修筑土石墙进行封堵。在遇到沟壑、河流等封禁难度大的地段时,通过修筑石墙、拉设辅助围栏进行封堵。围栏设置要坚固耐用,要达到长期封禁的目的。
10余年的封育工作实践表明,围栏的确能有效阻止人畜对封育区植被破坏或干扰,但对野生动物的生境造成了人为分割,闭合的围栏甚至使封育区形成“孤岛”[2],不利于野生动物的迁徙繁衍。在日常巡护中,资源管护人员常常遇见撞死在围栏上的马鹿。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群众对生态建设重要性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封育区的围栏拉设措施也逐步发生变化。在编制作业设计时,在确保人工巡护切实有效、植被恢复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围栏或不设围栏,或以界桩代替围栏。
5.2.2 界桩埋设。在没有人畜活动的禁牧区,通过人工巡护能达到全封要求,则可用界桩代替围栏。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可设置界桩以示界线,或在没有设置围栏的地段可沿封育区边界埋设水泥界桩以示界线。具体规格为水泥结构,正方柱体,长50 cm,截面边长12 cm,地下埋设25 cm,地上部分用红白油漆相间涂刷,并统一编号(封育No:××)[3]。
5.3 设置宣传牌
有机械围栏的地段可在围栏上悬挂小型铁皮宣传牌,对封育区周围的人为活动进行警示宣传教育。宣传牌设置应根据人为活动程度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