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园机械移植与科学管理技术
茶园机械凿洞移植与人工开挖移植相比具有苗木适度深植、成活率高、抗旱性和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山区及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种植后至正式投产前的幼龄茶园对不良因素的抗御能力较弱,容易遭受旱涝、病虫草害、冻害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缺苗断垄和低产,以下介绍如何趋利避害加强管理,创造有利于茶树苗木的生长环境条件。
一、机械适度深植技术
(一)机械选择
主要选用浙江永康市劲力园林机械厂“川久牌” CJ-LD530型地钻机和山东博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43型地钻机等机型,这些机型的钻地机具有动力强劲、劳动强度低、苗木移栽或补栽成活率高、功效好、见效快、适合各种地形、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这两种机型发动机油耗低,重量轻(10千克左右) ,单人可操作,每小时可以开洞200个左右,开洞深度达30 ~ 40厘米, 洞穴地表直径可达16 ~ 18厘米,茶苗种植深度可达12 ~ 18厘米(人工开挖种植深度一般8 ~ 12 厘米) ,一台机械每天可以开洞1600 ~ 2000个,可完成1亩茶园种植,能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
(二)机械旋转深植技术优点
旋转式打洞机旋出来的为深层土壤,土壤墒情好,具有一定的持水量,土壤又比较细碎,栽后容易土壤压紧填实和保湿。机械旋转出来的洞穴径体积较大,移栽茶苗根系舒展度好,没有盘根现象,栽后根系容易恢复活力,有利于侧根深扎,比人工开挖种植深度深5 ~ 8 厘米,从而可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该项技术尤其适合于山区或水源条件差的地方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
(三)机械钻头选择
旋转式机械钻头可根据移栽茶苗大小进行选择,一年生茶苗种植主要选配直径15厘米、长度60厘米的机械钻头,假如移栽茶苗株形大(如2年生茶苗),可选择直径和长度为30厘米×80厘米的机械钻头。
(四)选用壮苗移植
选择1 ~ 2年生壮苗或轻质容器苗进行移植,茶苗株高35~50厘米,有效分枝3根以上,地茎粗0.3~0.4厘米,根系发达,侧根数5条以上,长度达10~20厘米。壮苗移植成活率高,成活率达98%以上,抗逆能力强,生长速度快。
(五)茶苗根系蘸泥浆处理技术
ABT生根粉按照25 ~ 50毫克/千克对水,同时按照0.5% ~ 1%对水比例加入51%中阿撒可富硫酸钾复合肥(17-17-17),50千克水对拌“生地”红壤做泥浆可以蘸根处理茶苗3000株左右。通过深栽和泥浆水蘸根,茶苗种植后可节省浇“定根水”工序,节约了浇水成本,提高了茶树种植成活率和抗旱能力,对于浇灌条件不够或山地茶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水肥管理技术
(一)抗旱排涝技术
1. 水分要求
茶树生长,既喜温、喜湿,但又怕旱、怕涝。茶树的芽叶生长强度、叶片形态结构及其内含物的生化成分等指标,均以土壤相对含水量80% ~ 90%为最佳,而根系生长则以65% ~ 80%为好。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茶树生长旺盛,体内含水量一般约占全株重量的60%左右,幼嫩芽叶含水量可达80%左右,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功能增强,物质代谢趋向合成,有利于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使芽叶萌发快、数量多、嫩度好、内含物丰富。特别是鲜叶中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的增加,对形成香浓味醇的红绿茶品质都较有利。但如果在旱季,当根系层土壤含水量降到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并伴有高湿与干燥的空气时,茶树体内水分代谢容易失调,导致芽叶萌发受阻,鲜叶产量与品质均下降。旱季灌溉,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70% ~ 90%的茶园,无论是鲜叶还是加工后的成品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一般可增加30%以上。但茶园土壤水过多同样有害,会使土壤物理性状变劣,土壤空气减少,削弱茶树根系呼吸和吸肥、吸水能力,时间稍长,茶树新梢生长受到抑制,尤其是红黄壤茶区,土壤中常形成低价铁、锰及其他还原性物质,再加上腐败性嫌气细菌的活跃,形成茶树湿害。
2. 灌溉方法
考量茶园灌溉方法的优劣,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灌溉水的分布均匀程度,以及能否做到经济用水;二是能否做到有利于茶园小生态的改善;三是能否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目的。茶园推广喷灌、渗灌、滴灌等灌溉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节水增产的经济效果。
3. 排水措施
新植茶园的水利系统主要包括保水、灌水、排水三方面内容,由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山塘、水库、管道与机埠组成,相互配套,紧密联系,形成茶园沟沟相通,减少与避免茶园水、土、肥的流失和低洼处渍水现象。
(二)绿肥套种技术
新植茶园土壤裸露面积大,容易滋生杂草和土壤水分蒸发。倡导有机栽培,合理套种冬季、夏季绿肥。选择耐阴,生长期短,植株矮小,不与茶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