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传统饮食小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陇东传统饮食小议.doc

陇东传统饮食小议   摘 要:《水浒》第45回:“押司周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挂面,几包京枣”。京枣:产于甘肃宁县的大枣,因产地而得名(宁县古称“京”)。黏(rán)膏:将黏(rán)米磨成面,经开水炼制、发酵、笼蒸几道工艺,始为成品。成品呈扁柱状,称“黏面膏”,简称“黏膏”,俗称“黏面梁子”,质地细腻软糯,表面似有一层油脂,称“膏”确实贴切。《水浒》第1回:“看身上时,寒栗子比??儿大小”。???括?du:一种面食,将煮熟的面团从漏勺的孔里挤压到凉开水中冷却成型后食用,形状、大小一如蝌蚪,故名。??,现代陇东方言俗称“酸菜鱼”或“凉粉鱼儿”。《水浒》中此处言其栗极,寒栗子(鸡皮疙瘩)大如蝌蚪。   关键词:陇东;传统饮食;小议   一、陇东传统粮食结构   1. 食粮有 “细粮”与“粗粮”之分,细粮又以小麦面粉为主,不似南方以稻米为主。   2. 粗粮种类较多,号称“五谷杂粮”,有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扁豆、豇豆等),有粟类(谷子、酒谷、糜子、黏糜子等),有黍类(玉蜀黍即玉米、稻秫即高粱等),有稷类(荞麦、苦荞、大麦、燕麦、莜麦等),有薯类(马铃薯、红薯等)。   二、陇东传统饮食种类   小麦面点――面条(臊子面、汤面、酸汤面、浆水面、干拌面、杂酱面、油泼面、搓搓、扯面、拉条子、拉面、刀削面、炒面、烩面);面片;麻食;??即床子面(麦面??,荞面??,高粱面??);菜面;血面;浴面;酿皮;面筋;擀面皮儿   煮品(水饺、馄饨、夹疙瘩、??)   蒸品(蒸馍、花卷、锅塌塌、合页馍、包子、蒸饺、肉疙瘩、菜疙瘩)   烙品(烧饼即干粮、石子馍、炉齿馍、狗舌头馍、锅?K即锅盔、椒叶馍、油酥馍、烧蒸馍、死面饼子、煎饼、菜盒子)   煎品(煎包、煎饺、火烧、肉饼)   炸品(油条、麻花、油糕、馓子、菜角子)   点心(胪食、槽子糕、饼干)   复合(羊肉泡馍、肉夹馍、菜夹馍、油饼抹甑糕、煮馍)   杂粮花式――玉米面?c、糜面?c、高粱面?c、高粱面卷子、高粱面梁子、高粱面条子、糜面梁子、糜面窝窝头、黏糜子面窝窝头、玉米面窝窝头、玉米面碗饽饽、贴饼子、干粮(玉米面干粮、高粱面干粮、糜面干粮)、炒面、荞面搅团、高粱面搅团、玉米面搅团、荞面??,高粱面??、凉粉、凉粉鱼儿   粗粮细作――黏膏(非年糕)、高粱面床子面、甑糕、粽子、焖饭   粗细间作――金裹银、金裹铜、米和(huò)面、扁豆面、?W饭   粥类――米汤(清)、小米(谷米)米汤、小米稀饭(稠)、米饭(软)、干饭、豆子米汤、绿豆汤   拌汤、玉米面模糊(糊涂子)、豆面模糊、玉米糁子(砬子)、包谷碴子   三、陇东传统饮食剖析   在上古时代农业生产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一般平民难得以小麦制品饱腹,于是乎,粗粮细做就很重要。而陇东地区的杂粮中,黏糜子则显得格外有特色。   在陇东,糜子(mi35zi)分为黏(ran35)糜子和硬糜子两类,硬糜子碾出的米当地称“黄米”,即通谓之“小米”(陇东所谓的“小米”指谷子碾出的米,也直呼为“谷米”),而黏糜子碾出的米叫“黏米”,因有黏性而得名。“黏米”及“黏面(黏米磨成的面)”有多种食用法。   1.京糕:先将黏米(黏糜子碾成的米)煮至四、五分熟,然后再压紧置于铺有苇叶的笼屉中上锅蒸熟,上面必敷一层“京枣”。“京糕”出笼后热气腾腾,色香味形俱佳,食时还要加蜂蜜,黏米本身的甜味与蜂蜜相融,相得益彰,此即为“京糕”,乃食中上品。“京”地的米糕,再配上“京枣”,称之“京糕”当之无愧。(“京糕”时见写作“晶糕”,非也。即令写作“甑糕”仍然不如“京糕”准确。)   2.粽子:做法类似“京糕”,将黏米先泡后包(用苇叶包裹成多角形),包时加“京枣”,煮熟即为“粽子”,食时再加蜂蜜。京地风俗,五月端午节定吃粽子、京糕。现代也有以南方糯米为原料做粽子与京糕的趋势,与传统吃法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3.焖饭:将黏米加水用小火煮熟(此工艺谓之“焖men55”),粥状,食时加蜂蜜,甜糯爽口。与粽子、京糕不同,焖饭做之甚易,无论何时均可食之,故多于暑日食之,清凉解(xie55)火。   4.炒面:将黏米、玉米、豆类、麦类等原料炒熟混匀,磨碎成粉,即为“炒面”。若居家时,一般加少量开水用力搅拌,拌成的面团食之特别有筋道,若出远门,亦可将干粉携之作为“干粮”,干食或以开水冲食均可,食用方便,经久不坏。若以单一的黏糜子为原料,称为“黏糜子炒面”,是炒面中的精品。在蔗糖缺乏的年代,冬季能吃到“黏糜子柿子炒面”,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黏糜子本身有甜味,再配以柿子的香甜,口感绝佳。   5.黏(ran35)面膏:将黏米磨成面,经开水炼制、发酵、笼蒸几道工艺,始为成品。成品呈扁柱状,称“黏面膏”,俗称“黏面梁子”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