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性粒细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性粒细胞

异常结构 Auer 小体*:又称棒状小体。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粒细胞单核细胞胞质中。 棒状小体 (2)异型淋巴细胞 严重感染或其他因素刺激时,部分成熟淋巴细胞演变为形态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称为异型淋巴(atypical lymphocyte)。 Ⅰ型(泡沫型) Ⅱ型(不规则型) Ⅲ型(幼稚型) 空泡型异型淋巴 不规则型异型淋巴 幼稚型异型淋巴 异型淋巴2%即为增多,见于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常10%)、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后,还可见于免疫性疾病,粒缺乏症、放射治疗后。 (3)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机体受感染、中毒等强烈因素刺激后,由于某些白细胞自骨髓提前释放出现的类似白血病改变的血象反应,当病因去除后,血象也随之恢复正常。 讨论 1.某成年男性,因夜间突发右下腹疼痛、恶心等症状来急诊室就医。体检时面色苍白,强迫屈膝位,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体温39℃,心率92次/分。 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如下:WBC15×109/L,LCR93%,MCR1%,SCR6%,RBC、Plt等诸项指标大致正常。 (1)请根据该血象作出初步判断。 (2)在检验医师正式签发的血液检查报告单中,白细胞手工分类结果为:Nsg 86%,Nst9%,L5%。中性粒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还有中性晚幼粒细胞1%。该血象说明了什么? 2.某女,半年前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一直口服他巴唑治疗。最近一次复查时,血液检验结果为:RBC4.0×1012/L,Hb120g/L,Hct0.36,MCV90fl,MCH30pg,MCHC333g/L,RDW14%,WBC3.2×109/L,LCR42%,MCR13%,SCR45%,Plt135×109/L。血片上红、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基本正常。 (1)该血象是否异常?可能原因是什么? (2)若明确诊断,还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3)是否有必要进行白细胞手工分类?预期结果如何? (4)对该病人的情况应如何处置? 3.某女,13岁,“感冒”后发热,咽痛。T38℃,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边缘清楚并能随触摸活动。 手工法“血常规”检查结果为:RBC4.0×1012/L,Hb120g/L; WBC13.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5%,单核细胞3%,嗜酸性粒细胞1%,淋巴细胞81%,其中含Ⅱ型异型淋巴32%,Ⅰ型5%,Ⅲ型占3%。 (1)试根据血象与其他临床资料作出初步判断。 (2)应排除哪些疾病? 课下作业 一、基本概念 核左移、核右移、中毒颗粒、 类白血病反应 二、查阅资料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and Cell different count (DC) (一)基本理论 周围血5种白细胞,均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和相应的祖细胞,受细胞因子调节,成熟后释放到周围血。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成熟中性粒细胞约半数附着于血管壁(边缘池),其余参与血液循环(循环池)。当血管痉挛、血流加快时离开血管壁参与血循环;但当血流减慢、某些毒素抑制时,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也可随时停留在血管壁。 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功能。趋化因子作用下可吞噬细菌及受损的组织细胞、某些补体等。 2.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 清除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限制过敏反应,并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 参与超敏反应 4.淋巴细胞( lymphocyte,L) 发生于骨髓,在脾、胸腺和淋巴结分化、发育,成熟后参与血液循环。参与特异性免疫。 5.单核细胞( monocyte,M) 吞噬某些细菌、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是重要的 抗原呈递细胞。 (二)白细胞分析方法 1.手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2.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及分群 3.血液分析仪光-化学法白细胞分析 手工法瑞氏染色原理 电阻抗法白细胞分群 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LCR、LCC 中间大小细胞:单核、嗜酸、嗜碱 MCR、MCC 小细胞: 淋巴细胞 SCR、SCC (三)正常白细胞形态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四)参考值 WBC : 成人4~10 ×109/L ;新生儿15~20;小儿11~1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