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比较下列物种组成的多少? 2.优势种 (1)概念: 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 (2)特点: 个体数量多, 高度生态适应性, 持久不变的优势 富营养化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意义: ①对失败的个体是有害的,甚至死亡②对于种的生存是有利的,使得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或后代更优良。 种间关系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 有三群相似的食种子的小鸟共同生活在同一片森林里 *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种群? 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群落 的 概念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种群? 2、假如让你去针对该池塘展开调查,你会调查什么内容? 常绿阔叶林 1.丰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度。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部分物种名录 清沟栲 武夷杜鹃 毛杆玉山竹 武夷铁角蕨 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 我国 南方 北方?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苔原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群落1 群落2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水葫芦(凤眼莲) 二、群落中物种关系 (一)种间关系 (一)种间关系 捕 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1、捕 食 生物数量 时间 A B A B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数量多者或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数量少者或后增加后减少者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2、竞 争 竞争的结果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A B A B C B A ★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数量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时 (牛与羊):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3、寄 生 菟丝子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的结果: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虫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B A B A 生物数量 时间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寄主(宿主)。 ★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4、互利共生 地衣 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互利共生 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 生物A 生物B A B A B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互利共生——“同生共死” 特点: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生物数量 时间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特别提醒 A B 羊与草 狼与羊 捕食 水稻和稗草 竞争 蛔虫和人 寄生 地衣、根瘤 互利 共生 实例 关系一般特征 物种 关系 类型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 + 彼此有利 彼此依赖 + -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 种群A得利种群B有害 + - 小结 我们可以研究哪些问题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变量中哪些属于“生态位”? 以上的变量中,哪些描述的是生物的“地址”?哪些描述的是生物的“职业”? 这三群小鸟能够生活在同一森林里,它们之间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