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中医药救灾防病应急预案.doc
甘肃省中医药应急救援方案
一 、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独具特色,在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不可或缺。为及时、有序、科学地开展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灾区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甘肃省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中医药救援工作。
(四)工作原则
中西结合,中医优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高效,快速简便;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社会动员,依靠群众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
(一)组织管理
1.成立中医药救援领导小组
在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中医药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省卫生厅副厅长任组长,省中医药管理局长任副组长,省卫生厅应急办、办公室、疾控处、医政处、医管处、规财处、宣传处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省直中医药机构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中医药救援工作。根据医疗救援工作进展,及时调整中医药救援工作策略和措施,并组织协调辖区中医药资源对灾区卫生应急工作进行指导支持。
2.成立现场各工作组
中医药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救治组、防疫组、专家组、保障组等个工作组。综合组:由省、市和受灾地中医药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中医药救援综合协调工作。
信息组:由省、市和受灾地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中医药卫生救援工作的信息收集、汇总、审核,按规定的时限、内容、程序报告。
救治组:由省、市和受灾地中医药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组建中医救治队伍,负责做好伤员中医药救治、中医康复、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等任务。
防疫组:由省、市和受灾地中医药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制订中医药防疫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心理干预组:组成,宣传组:抽调人员组成,保障组: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医疗救援资金和物资的保障,负责根据灾区实际需要,级部门抽调中医医疗卫生单位年富力强,具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组建中医药卫生应急队伍。各支卫生应急队伍不少于10人,设队长1名,副队长1人各级负责卫生应急队伍组建单位,根据灾区实际和《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为中医药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必需的个人携行、业务工作、交通、通讯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物资、器材、生活用品。原则上每支队伍应准备10个工作日的物资准备量。根据灾害伤亡情况,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指定灾区周边未受灾的三级以上综合中医医院和省级中医医院作为伤员收治定点医院。定点中医医院要预留足量床位,开设绿色通道,做好药品、设备、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为伤员收治定点医院。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药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灾害发生后,灾区容易发生湿疮、烂裆、腹泻、感冒等疾病,中医药防病简单易行、可大面积推广。附件:
附件:应掌握首先,正确的搬运方法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第四,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吸出痰液。从三分之一处斜向上度。K+、Na+百会放血:百会穴为人体诸阳之首要的大穴,如果神昏,此处放血很有效。但此法只前四种方法均无再用。放血时人取仰卧位涌泉放血:如果手脚十宣放血仍未醒时则用双针扎双脚涌泉穴放血(要用1.5寸的针)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脚正中人中处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化痰静脉滴注,每次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ml中,控制滴在60滴/。不得与含酸性成分的注射剂混合使用。?中稀释后缓慢滴注;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5)川芎嗪注射液:为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份,适用于昏迷,尤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引起者。
用法用量: 40~80mg(1支~2支),5%葡萄糖注射液或250~500ml中静脉点滴2~4ml。20~6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
(7)参附注射液:由红参、黑附片组成,主要含人参皂苷、水溶性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作用,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急救,尤其适宜于昏迷见有阴阳欲脱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2~4ml;静脉滴注,20~100ml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