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
1 示意画出下列各对竞聚率的共聚物组成曲线,并说明其特征。f1=0.5时,低转化率阶段的F2约多少?
当f1=0.5时,f1=1-f2=0.5,即f1=f2
∴原式可简化为F1=(r1+1)/(r1+2+r2)由此式可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F1,再由1-F1算得F2
计算值与图中所查得的值相吻合。
2 苯乙烯(M1)和丁二烯(M2)在5℃下进行自由基乳液共聚时,其 r1=0.64r2=1.38,已知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均聚链增长速率常数分别为49和25.1L/(mols),求
(1)计算共聚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2)比较两种单体和两种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的大小;
(3)作出此共聚反应的F1~f1曲线;
(4)要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解:(1)k12=k11/r1 = 49/0.64=76.56 L/(C.s),k21=k22/r2 =25.1/1.38=18.19L/(mol.s)
(2) 1/ r1为丁二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r2为苯乙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 r1=1.561/ r2=0.725说明丁二烯单体活性较苯乙烯单体活性大,又因为k12k22说明丁二烯自由基活性较苯乙烯自由基活性小。
(3) 两种单体共聚属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共聚物组成方程为F1=( r1f12+f1f2)/(r1f12+2f1f2+r2f22),
代入r1和r2值,作图如下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配比基本保持恒定。
3.已知苯乙烯(M12)的共聚物中碳和氢的重量百分比为如下:
f1 0.892 0.649 0.324 0.153 C% 81.80 71.34 64.59 58.69 H% 10.88 20.14 27.92 34.79 求共聚物中苯乙烯的单元的相应含量F1.
解:设共聚物的组成为
则m个苯乙烯链节内含8m个碳原子, n个氯丁二烯链节内含4n个碳原子和n个氯原子,故
(104, 88.5分别为苯乙烯和氯丁二烯链节的分子量)
将已知%和H%代入上二式中,即可求得m和n则由F1=m/(m+n)可求得共聚物组成结果见下表f1 0.892 0.649 0.324 0.153 F1 0.695 0.448 0.262 0.110
4.若苯乙烯和丙烯腈在60℃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1小时后取出,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共聚物的含氮量,数据如下。试定性描述用简易法求竞聚率(r1,r2)的方法步骤。配料比
单体1(苯乙烯) 单体2(丙烯腈) N%(重量)
① m1(克) n1(克) A1
② m2(克) n2(克) A2
③ m3(克) n3(克) A3
M1为苯乙烯链节分子量,M2为丙烯腈链节分子量。
解:设R=[M1]/[M2],ρ=d[M1]/d[M2]
由含氮量可以得出聚合物中两种单体链节的摩尔比ρ。
设有100份(重量)聚合物,则其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为A/14。即丙烯腈链节的摩尔数为A/14。那么可以进一步得出苯乙烯链节的摩尔数为[100-(A/14)×53]/104.所以有
ρ1={[100A1/14)×53]/104}/(A1/14)
ρ2={[100A2/14)×53]/104}/(A2/14)
ρ3={[100A3/14)×53]/104}/(A3/14)
同时:
R1=[M1]1/[M2]1=(m1/M1)/n1/M2)=53m1/104n1
R2=[M1]2/[M2]2=(m2/M1)/n2/M2)=53m2/104n2
R3=[M1]3/[M2]3=(m3/M1)/n3/M2)=53m3/104n3
根据共聚物组成方程
利用上述三组数据将 和R2/ρ作图,得一直线,则截距是r1、斜率是r2。
丙烯酸a-二茂铁乙酯(FEA)和丙烯酸二茂铁甲酯(FMA)分别与苯乙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共聚,竟聚率如下:M1 M2 r1 r2 FEA St 0.41 1.06 FEA MA 0.76 0.69 FEA VAc 3.4 0.074 FMA St 0.02 2.3 FMA MA 0.14 4.4 FMA VAc 1.4 0.46 (1)比较FEA和FMA单体的活性大小以及FEA和FMA自由基活性中心的活性大小。
(2)预测FEA和FMA在均聚时谁有较高的Kp,并解释之。
(3)列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与FEA增长中心的活性递增顺序。这一活性增加次序和它对FMA增长中心的活性增加次序是否相同。
(4)上述共聚数据表征上述共聚反应是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docx VIP
-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PPT课件-人教版gg''.ppt VIP
- 2024年5月25日贵州省税务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通用卷).doc VIP
- 胸痛应知应会手册.pdf
-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供应链及消毒灭菌)双闭环管理课件.pptx VIP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NFPA 72-2022 国家火灾报警和信号代码(中文翻译版).pdf VIP
- 高一《平面向量数量积》习题.pdf VIP
- DL_T 596-202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x VIP
- 肺栓塞急救演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