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山南麓林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千山南麓林区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森林火灾易造成巨大的自然危害和经济损失,而且森林火灾的发生尚无法完全杜绝,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简要分析了千山南麓中西部林区森林防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林区森林防火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林区;森林防火;问题;对策;千山南麓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18-02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1]。森林火灾的发生很难预见,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从古至今造成无数的灾难。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可以烧毁树木,烧毁林下植物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民和财产安全。由于森林火灾易造成巨大的自然和经济危害,而且森林火灾的发生尚无法完全杜绝,所以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2-3]。现针对千山南麓林区的基本情况,对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千山南麓林区基本情况 千山南麓林区地处渭北高原千山南麓,属薄层黄土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主梁由西北走向西南,支梁纵横交错,起伏明显。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冷,夏凉,秋季多雨,春季少雨干旱。全年平均气温12 ℃。平均降雨量663.5 mm,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平均无霜期214 d。最大风速为13 m/s,风向春夏多为东或东南,秋冬多为西北。 本区属低山丘陵区,森林植被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够明显,森林植物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针阔混交林带,目前大部分是原生植物破坏后的次生林类型和人工林。森林植被主要以人工引种栽植的油松、侧柏、刺槐为主,部分地区有一些天然次生森林植被群体,树种以栎类为主。据调查,本区共有35科60属117种,其中针叶树种3科10种,阔叶树种32科107种。针叶林中有天然分布的白皮松、侧柏,及人工引种栽培的油松、黑松、赤松、华山松等。阔叶林中天然分布的主要有槲栎、辽东栎、槲树、栓皮栎、山杨、小叶杨、核桃、漆树、臭椿、白蜡等,及人工栽培的刺槐、北京杨、杜仲、黄柏等。灌木主要有榛子、胡枝子、马蹄针、黄蔷薇、山桃、绣线菊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茅草、蒿类、羊胡草、野棉花、地榆等。 2 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一是林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山峰叠峦,沟壑纵深,人烟罕至,因此一旦有森林火灾的发生也不易被发现,从而造成较大的危害。二是由于目前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火措施配套不到位,林区道路和通讯不畅,防火?望台建设少;专业扑火队员少,扑火工具落后;防火隔离带建设严重滞后。三是林内可燃物多。森林抚育资金少,抚育面积小,措施不到位,林内杂灌、枯树、落叶等可燃性附着物增多。四是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由于异常的高温、大风、干旱等天气原因,造成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据统计,高温和干旱天气长时间持续,其持续的时间与火灾发生的频率成正比。五是雷击导致火灾的发生。 2.2 人为因素 一是森林防火意识淡薄。一方面宣传不到位,全民防火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了火灾隐患。二是火源管理难度大。林区村民居住点分散,范围大,人员多,火源难于管理。夏、秋收后的柴草沿林地边随意堆放,存在严重火灾隐患。林区村民有烧地头、烧秸秆的作业习惯,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上坟烧纸遗留的香头、烛火,尤其在冬季极易引发森林火灾。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进山旅游休闲、探险等活动的开展,进山人员逐年增多。由于森林防火知识的缺乏,野外烤火、野炊、抽烟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药民、放牧者冬季烤火、抽烟也易引发森林火灾。还有“五类人”(痴、呆、傻、残疾、精神病人)易引发森林火灾。进山小路较多,错综复杂,主要道路设立检查站较少,检查力度不强,野外生产用火审批制度不严,很难杜绝火种上山,造成火种流入林区,引发森林火灾。林区加油站、矿场、养殖场、汽车运输经营者防火意识不强,操作不当间接造成森林火灾。三是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有待提高。从护林人员来看,区域大人员少,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程度高,防火资金短缺,工资报酬较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意识淡薄。从山区扑火队伍组织上看,林区人少分散,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扑火人员很难在短时间组织到位,延误扑火时间。四是工作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不重视,对存在的问题未及时解决,忽视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形成森林防火的氛围,防火监督惩戒措施不到位,责任制度落实及追究不够严格。 3 森林防火的主要对策 3.1 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层层落实 建立防火的问责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各级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度,具体措施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