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期末复习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水的循环: 外因:太阳辐射,重力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③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5.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 水的组成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1.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第3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上下表面压力差)。 2.方向: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 4.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 ②F浮G? 上浮 ③F浮=G? 悬浮 此时V排 =V物 ④F浮=G 漂浮 此时V排 V物 【注意】: 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 ρ物 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 ρ物 时,下沉 ③当ρ液=ρ物 时,悬浮 6. 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①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 特点: 上小下大,上疏下密,无零刻度,密度计示数不均匀。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 (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乳浊液: 名称 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 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第5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会改变)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 (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 B.升温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 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