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动态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动态分析.doc

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摘要:分析了影响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收集厦门市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包括林产品、吸收CO2林地,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将各项数据相加,得到森林生态资源足迹的总数,以分析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近年来整体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厦门市2000-2010年森林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赤字虽总体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正逐年减缓。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厦门市   中图分类号:S718.5;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7-4104-04   Dynamic Analyses of Forest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Xiamen City   WU De-zheng1,2,HU Xi-jun1,DING Can-yu1,3   (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2.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Fujian, China;3. Xiamen City University,Xiamen 361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orest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Xiamen were analyzed. The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forest resources was added up with the data of Xiamen from 2000 to 2010 including dates of forest products and forest absorbing CO2 to analyze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forest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Xiamen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st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Xiamen was in a downward trend from 2000 to 2010. The ecological deficit was increasing with a slowdown rising amplitude.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capacity; dynamic analysis; Xiamen city   如今,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从而加快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工业化伴随不只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工业进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厦门市旅游业发达,游客量逐年增加,一到休息日就有大批的游客涌入厦门市的各大旅游景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所带来的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休闲游憩对自然、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不仅是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带来的是短视行为之下的经济效益的消失。   为此,根据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得出厦门市2000-2010年各年的森林资源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近年来厦门市森林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减少生态足迹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厦门是我国一座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岛、九龙江北岸沿海地区及附近小岛、海域和同安县组成,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陆地面积约1 565 km2,海域面积344 km2。厦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原生的植被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绝迹,目前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厦门市林地面积为49 97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25%[1],由经济林、防护林、特用林构成。从林种结构看较为单调,占林地面积近80%的防护林和特用林中,主要为台湾相思、马尾松、木麻黄,以及少量的桉树和湿地松。   依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厦门的基本旅游资源类型为58种,其中18种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40种为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1998年,厦门市赢得“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根据厦门市统计局提供的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