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历 史 1942年Terry首先报道,晶体后纤维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 1950年Heath命名,也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 1951年Campbell认为与吸氧有关 1984年正式命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流行病学 发生率 36.4% 美国37000例/年早产儿,体重小于1500g,其中8000例发生,2100例因此视力障碍,500例致盲(60年代低,80年代高) 发生率与新生儿病死率负相关,与其存活率正相关 与新生儿出生登记,管理和随访等因素有关 高危因素 多因素:早产,低体重,吸氧,窒息,呼吸窘迫,贫血,感染等 公认的高危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 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过程 视网膜由2个血管床提供营养: 外周-脉络膜循环 内侧-视网膜循环(早期没有血管) 32W视网膜血管开始发育,始于视盘并以其为中心呈“树枝样分叉”生长至锯状缘,40-42w完成; 鼻侧血管比颞侧先到达锯状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形成,分泌减少则新生血管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发病机制 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未发育成熟,周边为无血管区,大片视网膜无血管区处于缺氧状态,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新生血管生长。 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敏感,高浓度氧使视网膜血管收缩和闭塞,引起视网膜缺氧,扩大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因而产生大量新生血管,且带入大量纤维组织,导致玻璃体内严重的纤维组织增殖,引起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ROP病理形成过程 ROP形成分为两个阶段: 1高氧性血管停滞期(急性期) 以相对性视网膜高氧和正常血管化停滞为特征; 2 缺氧性血管增生期(慢性期或晚期) 以相对性视网膜缺氧和异常血管纤维化增殖为特征。 纤维化增生侵入玻璃体致渗出、出血、挛缩,随之导致视网膜褶和剥离、黄斑异位和瘢痕化、视力急剧下降。90%以上急性期ROP能自发愈合,仅少量瘢痕形成和轻度视力下降,10%出现显著瘢痕化。 ROP形成两阶段理论与ROP发病时间、病变定位、临床表现相符。 ROP分为5期: 1期(分界线期):血管化和非血管化视网膜出现分界线; 2期(嵴期):分界线扩大成嵴; 3期(嵴伴视网膜外血管纤维化增殖期):按增殖面积分为轻、中、重度; 4期(部分视网膜剥离期): 4A期:中央凹以外的部分视网膜剥离; 4B期:中央凹在内的部分视网膜剥离; 5期(全视网膜剥离期):整个视网膜呈漏斗状剥离。 以上5期统称为活跃期, 随着年龄增长疾病自然停止,进入退行期,分界线由灰白变成粉红,嵴上血管继续发展为正常视网膜毛细血管,周边视网膜逐渐透明,不留后遗症。 附加病变(plus diseases):视网膜后极血管怒张、扭曲,玻璃体呈雾状,虹膜血管扩张,瞳孔僵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影像表现 一般为双眼发病,CT上表现为双眼球内玻璃体密度增高,伴有晶状体后杂乱条状高密影,随病程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球内钙化,眼球萎缩变小。 MR为双眼球内玻璃体信号增高,伴有晶状体后增生带。 鉴别诊断 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多为单眼发病,和早产及吸氧无关,CT示患侧眼球较小,球内密度增高而无钙化,可见前连晶状体后部,后附于视盘的玻璃体内圆锥形肿块。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环内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常伴有钙化,可双眼发病 Coats病:伴有视网膜部分或全脱离,全脱离的视网膜表现为“V”字形,但其玻璃体内不出现肿块,两侧眼球大小差别不大。 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表现可类似PHPV,但玻璃体内不出现肿块。 结语 ROP治疗主要集中于预防和干预阶段,一旦出现牵拉性视网膜剥离,则失明率和致残率高 必需建立完备有效的ROP筛查制度,争取作到早诊断、早治疗 * * { 左眼 右眼 视神经盘 黄斑 鼻侧 颞侧 颞侧 2期ROP 1期ROP 3期ROP 4期ROP 4B期ROP 5期ROP 附加病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