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孤独氏由盛而衰探微.doc
隋唐孤独氏由盛而衰探微
内容摘要:独孤氏是北周时期兴起的一个大族。其中以独孤信时期尤为显著。独孤信乃北周大司马太保并追封卫国公,是著名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三个女儿分别为周隋皇后。一门三后三代外戚,独孤之盛,自古未有。但之后却急遽衰落,到了隋末唐初,独孤家族开始在政坛上销声匿迹。中唐之后,虽独孤氏略有复兴,但已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本文就从根基不稳、军功不继、子嗣不茂、限制士族政策等方面来探析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关键词:独孤氏; 独孤信;北周;隋唐;士族
东晋时期,门阀政治达到鼎盛,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世家大族。到了南北朝,随着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和政治的风云变幻,除了汉族的世家大族之外,还出现了一批胡姓高门大族,独孤氏就是其中之一。从北周兴起到隋末唐初的第一次沉寂,不过短短几十年,独孤氏就经历了其他大族数百年时间才经历的演变轨迹,故而对独孤氏由盛而衰的原因进行探讨,就非常具有意义。
一、独孤氏军功起家,功勋卓著,但门户新立,根基不稳
独孤氏出自匈奴,是建立十六国前后汉之刘氏后代,在北魏建立前后的政治中极为活跃。独孤部的先祖是伏留屯。《周书?独孤信传》记,“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1]可以说,独孤氏在北周之前名位不显,实“难入高门之列”。不像东晋汉族的簪缨世家王氏谢氏等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作支撑,所以很难在政坛上长久屹立不倒。
独孤家族的奠基人是以军功起家的独孤信,独孤信,本名如愿,他“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1]。北魏初年,北方发生六镇之乱。独孤信追随贺拔胜兄弟,屡建奇功,从此知名。他是贺拔胜最亲信的部将。后因北部边境丧乱,独孤信逃避到中山,成为葛荣的部下。葛荣失败后,独孤信投奔尔朱荣。后跟随孝武帝西征,授爵浮阳郡公。西魏立国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最终平定三荆。又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独孤信与宇文泰是同乡,自小就十分友善,故入关之后甚见重用。后独孤信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收复颍、豫、襄、广、陈留等地。北周建立后,独孤信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后进位至柱国大将军,位居宰辅,即使西魏政权把持者宇文泰,也忌三分。不仅如此,独孤信还福荫诸子,“增封,听回授诸子[][4]”。他的五个儿子分别被封为公、侯、伯,累计加封四千户。如第三子独孤穆,封文侯县侯,邑一千户。第四子独孤藏,封义宁县侯,邑一千户。第五子独孤顺,封项城县伯。第六子独孤?,封建忠县伯,皆因父功。独孤信累累军功,撑起了独孤家族,使之地位不断擢升。
但独孤氏乃新立门户,毕竟根基不稳,一旦政坛变动,家族的地位必然受影响。孝闵元年(557),赵贵因对宇文护专政不满,便与独孤信策划将其除掉,后事泄,赵贵被处死,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家居不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掉他。由于独孤信一向很有名望,宇文护不打算公开他的罪过,就逼迫他在家自尽,独孤信时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的自杀,实际上是宇文护加强宇文氏专权,维护宇文家族利益的手段。独孤信与宇文家族的矛盾之一是他忠于魏室。魏孝武帝避难关中时,独孤信抛妻弃子单骑追随。到西魏不久他出镇荆州刺史,后为东魏所败,弃荆州而奔梁。在梁三年,“梁武帝问信所往,信答以事君无二”,他放弃了在山东的父母而投奔西魏。但是,宇文泰迎接孝武帝入关,却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自己的霸业,并非真心的忠于魏室。而独孤信则是要在忠于魏室的名义下,与宇文泰相抗衡。再加上独孤信功高震主,手中握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军事力量,对宇文护是个大大的威胁。北周实行府兵制,该制由宇文护创立,各军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容易统驭,因此除掉独孤信也是为了解除威胁。
二、军功不继,独孤氏发展无力
独孤信死后,局面急转直下。明帝二年,独孤信长女周明敬皇后早卒,独孤氏失皇室奥援,家族地位迅速下降。独孤氏子弟和旧部也因之遭受打击。次子独孤善“以父罪久废于家”[1]。第六子独孤?“坐父徙蜀郡十余年,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1]就连已出嫁弘农杨氏的独孤伽罗也“每谦卑自守” [1]。独孤家族势力由此转微。
独孤信死于557年,至581年杨坚和平代周立隋,时局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为数并不多的战争也多由北周武帝领衔出兵。而此时独孤家族成员或身处流放之中,或为了保全自身蛰伏家中。只有独孤善曾“从高祖(杨坚)东讨,以功封上开府” [2]。581年至590年是杨坚统一南北的战争时期。此时独孤氏倚靠独孤伽罗,贵为外戚,家族势力终于有所回升。但查此时期独孤家族成员传记,并未发现有从军的纪录。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独孤信一生戎马倥偬,经历虽然丰富,然而就自身来说,他未必就愿意自己的子孙也过这种刀头舔血的日子。
再查独孤氏子弟职官表,考量独孤诸子的仕宦才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