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板书
第 三 讲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方案的尝试和失败
讲五个问题: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及革命派的产生与发展
三民主义纲领简析
辛亥革命过程概述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失败原因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条件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洋人朝廷——保全主义:操纵铁路交通、航海贸易、财政金融;政治控制;文化渗透)
2、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涨。 (1905年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次149次;1910年266次)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设立厂矿的数目与投资额增加;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设厂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和广东等三个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
1901年4月开始的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30余项,教育上: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经济上: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军事上,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政治上仿行宪政。
清末新政目的是要强化国家机器,挽救自身危亡。
1906年9月,慈禧太后宣布“预备立宪”。其目的是“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13个成员中9人为满族(其中皇族5人)。
它们推行的结果是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与形成
(一)孙中山与1894、11兴中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纲领,即入会誓词,“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之合众政府 ”
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
兴中会纲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二)二十世纪初知识界的革命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发展
在清政府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影响下,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十分迅速。举两个统计数字来说明:1901年全国新式学堂不过一百余所,到1910年全国各类学堂达到42444所,1911年增至到52500所;在校生随着学堂增多,人数也逐步上升,1903年全国有学生几万人,到1911年全国学生已达到156万多人。
新式知识分子群的革命化:
表现:
1、青年学生热情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如1903年的“拒法”运动 和同时的“拒俄”运动
2、宣传和传播反清革命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年,进步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理论过程中,出现了三大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是章太炎,邹容,陈天华。代表作分别是:《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
3、踊跃参加和创办办各种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 等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
同盟会成立前后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1904年
1906年 科学补习所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张难先
(三)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正式形成。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约有100人到会,大会通过了黄兴起草的同盟会章程,确定孙中山提出(1903年在日本东京青山建立革命军事学校时第一次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成立了同盟会的本部机构,总理之下,设三部,执行、评议、司法,同时决定在中国国内设五个支部,东部在上海,西部在重庆,南部在香港,北部在烟台,中部在汉口。国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