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2月份工作汇报 急重症科:田红丽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1、多巴胺:作用于三种受体(血管多巴胺受体、心脏β1受体、血管α受体) 0.5-5ug/kg主要作用于脑、肾、肠系膜血管,使血管扩张,增加尿量;(2008年SCCM指南明确指出小剂量多巴胺没有肾脏保护作用) 5-10ug/kg主要作用于β受体,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增加心输出量。 >10ug/kg时以血管α受体兴奋为主,收缩血管。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 2、多巴酚丁胺: 作为β1、 β2受体激动剂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产生血管扩张,降低后负荷。 酸中毒:BE<15mmol/L,死亡率>25% 乳酸在24-48小时恢复正常者,死亡率 为25%,48小时未恢复正常着死亡率 达86%。 胃肠黏膜功能的保护: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 体温控制:体温低于35 ℃可影响血小板功能、 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影响纤维蛋白 的生成。低体温是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 独立危险因素 。 7、复苏与预后评估指标 临床指标:神志改善、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尿 量增加 氧输送与氧消耗:CI >4.5,DO2 >600ml/min.m2 VO2 >170ml/min.m2 以上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表达氧供与氧摄取 7、复苏与预后评估指标 血乳酸:血乳酸持续>4mmol/L提示预后不佳。 以乳酸清除率正常化作为复苏终点优于 MAP和尿量,也优于DO2、VO2 、CI。 碱剩余 轻度-5—-2mmol/L、中度-15—-5mmol/L 重度< -15mmol/L,值越低,MODS发生 率、死亡率和凝血障碍的几率越高,住院 时间越长。 8、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 早期积极复苏可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血压升高后,血管内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造成再出血,血液过度稀释,血红蛋白降低,减少组织氧供,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 控制性液体复苏(延迟复苏),在短期允许的低血压范围内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和氧供,避免早期复苏带来的副作用。 七、心源性休克 1、概念:由于心泵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急剧减少, 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基本机制为泵功能衰竭。 核心: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 2、病因 心室射血障碍:功能性心肌数量减少 心室射血梗阻 心室闭合缺损 心率过低 心室充盈障碍:心室舒张受限 心室充盈受阻 心室充盈不足 3、病理生理机制 心肌部分坏死致心输出量降低 心肌收缩运动不协调 心肌抑制因子(MDF) 心律失常 4、诊断 心率增快,常>120次/分,收缩压<80mmHg,脉压< 20mmHg ,尿量< 20ml/h 。严重时血压测不到,脉搏细弱,四肢厥冷,肢端发绀。 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脏指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 升高。 4、诊断 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原发或继发性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具有心肌毒性的药物中毒、急性心脏压塞、心脏手术等。 早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干、出汗,但神志清楚,逐渐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5、监测 临床特征监测:血压、心率、神志、尿量 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CVP、PAWP 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呼吸功能、心功能和心肌供 血、中枢神经系统、肾功能、 血液系统监测。 6、治疗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有效止痛、氧疗。 补充血容量:容量负荷试验(20-30分钟内 快速输入250-500ml液体,观察压力、 心率、心输出量的变化) 强心药物与血管活性药物: 儿茶酚胺类(去甲肾上腺素0.03- 0.15ug/kg.min)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负荷量25-75ug/kg, 维持量0.25-1ug/kg.min ) 辅助循环:IABP、LVAD、ECMO 再灌注与血管重建:溶栓治疗、PCI、CABG 机械通气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1、严重急性左心衰,经一般氧疗和药物 治疗不缓解; 2、呼吸变慢或不规则; 3、意识障碍; 4、PaO2<60mmHg,PaCO2>55mmHg 急性心肌梗死不是机械通气的禁忌症 八、分布性休克 1、概念:是指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引起血流分配 紊乱,导致相对的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导致的休克。 2、病因: 各类严重感染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重症胰腺炎早期、严重烧伤早期及创伤导致 SIRS,导致SIRS休克; 脑干延髓损伤、颅内高压,可引起中枢性克; 脊髓休克、神经节阻滞或麻醉药过量,可引起 脊髓和外周神经休克; 药物过敏和蚊虫叮咬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引起内分泌性休克。 (一)感染性休克 1、几个相关概念 感 染:指微生物入侵机体组织,在其中生长繁殖并引 起从局部到全身不同范围和程度的炎症反应。 菌血症:指循环血液中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试卷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9.doc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00002).docx VIP
- DBJ∕T 13-71-202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ocx VIP
-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规范管理专家共识.pptx VIP
- 三角函数 新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精练(新高考地区专用).docx VIP
-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最全).doc VIP
- 组织效能提升工作 坊 系统思考:如何破除组织防卫,提高组织效能.docx
- 《GB30000.27-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7部分:吸入危害》最新解读.pptx VIP
- 园林绿化养护台账.docx VIP
- 智慧医院智慧消防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