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肢静脉血栓 三病区 病历资料 35床 刘汉民 男 85岁 住院号120786 因背部褥疮收住院 11月05日行B超检查示腹主动脉、双侧髂外动脉斑块形成;双下肢动脉广泛瘀斑形成;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 概念 VTE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 DVT下肢深静脉栓塞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表现为:下肢不对称和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肿胀,伴有胀痛,特别是腓肠肌区的钝痛,行走时加重,浅静脉怒张。 相关因素 血流瘀滞 瘫痪,手术麻醉,长期卧床 血管壁损伤 机械性损伤(静脉穿刺手 术损伤血管,长期捆扎)和化学性损伤(输注各种刺激性强或高渗的溶液) 血液的高凝状态 手术,外伤,输血;D-二聚体高(骨折病人有可能会高) DVT的分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 好发于左侧 周围型:股静脉及小 腿 混合型:全下肢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病变在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疼痛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浅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预防 活动 卧床病人至少每2-3小时翻身一次,被动锻炼每4小时一次。手术病人术后抬高双腿6度,可使股动脉平均最高血流增加33%,利于静脉回流。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每小时让患者活动踝关节12次 穿弹力长袜 加压弹力长袜可减少静脉瘀滞和增加回流,降低末端腓肠静脉血栓 间歇外部加压 使用间歇外部加压装置 静脉穿刺时注意 尽量避开下肢尤其是左下肢的血管,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 遵医嘱使用药物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血小板抑制剂 DVT发生后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20-30度,膝关节屈曲15度,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 ,以防血栓脱落而致肺栓塞;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变化;用10cm厚的枕兴垫于患肢下,以免患肢血液循环差导致压疮 遵医嘱使用抗凝、溶栓药物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凝血功能。溶栓后病人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肿胀消退情况,术后3日内给予抗凝、溶栓治疗 警惕肺栓塞的形成 临床无症状性肺栓塞多见,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且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必须予以警惕。当DVT病人出现气急、咳嗽、呼吸困难、咯血样泡沫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低分子肝素钠使用 皮下注射的部位是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用药,且针头应垂直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皱褶直至注射完成。 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区别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症候群。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肿胀,皮肤色泽改变, 处理 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肢体放平,不可抬高 谢谢! * * 部位判断 *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