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1. 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 2. 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微生物的共生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外共生:例如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 食木质的白蚁自身并不能分解期望上纤维素,必须依赖肠道 中共生的原生动物和细菌通过厌氧发酵过程来分解纤维素。 内共生:蟑螂、蝉、蚜虫、象鼻虫与其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 这些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能为宿主提供B族维生素,使昆虫能以缺乏维生素的植物为生。 2. 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 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长颈鹿等以植物的纤维素为主要食物,它们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变成有机酸和菌体蛋白再供动物吸收利用。 瘤胃为里面居住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食物和严格的厌氧环境 三、寄生 寄生(parasitism)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寄生物(parasite) 宿主或寄主(host) 细胞内寄生 专性寄生 兼性寄生 小型生物 较大型生物 (一)微生物间的寄生 噬菌体与其宿主之间的关系; 真菌对真菌的寄生; 细菌或真菌寄生于原生动物; 细菌寄生于细菌:蛭弧菌寄生于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菌)。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蛭弧菌寄生于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菌)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 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是极其普遍的,各种植物病原体都是寄生物。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凡必须从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获取其所需营养物才能生存者。 除寄生生活外,还可生活在死植物上或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 按寄生的程度分类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 寄生于动物的微生物即为动物病原微生物,种类极多,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人体和高等动物的病原微生物 昆虫的病原微生物 生物农药 冬虫夏草: 在高原地区 青海西藏海拔3000-5000m ,有一种名叫虫草菌(真菌),它的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扬,散落土中。高原地区又有一种昆虫名叫蝙蝠蛾,它的幼虫在土壤中蛰居过冬。虫草菌的孢子遇到蝙蝠蛾的幼虫,便钻入体中,萌发成菌丝体,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把它的“五脏六腑”消耗得一干二净,菌丝体也就充满整个虫体。表面看来,蝙蝠蛾幼虫仍然是一条虫的样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僵死尸体的空壳。到了夏季,冰冻的表层土壤消融,土壤温度升高,菌丝体穿通虫壳,破土而出,长成一条真菌的子座,看起来有些象草。 四、拮抗 拮抗又称抗生(antagonism),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微生物间的拮抗关系可为抗生素的筛选、食品保藏、医疗保健和动植物病害的防治等提供很多有效的手段。 微生物间的“化学战术” 抗生菌产生能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抗生素; 微生物间的生长抑制 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的改变如缺氧、pH值改变等,从而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 五、捕食 捕食又称猎食(predatism,predation),一般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间的捕食现象: 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 粘细菌吞食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真菌捕食线虫和其它原生动物; 在微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主要是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它是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环节,在污水净化中也有重要作用。 食线虫真菌扑食线虫的实物照片 * Inoculating Legume豆科作物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既多样又复杂。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微生物与任何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双方获益:共生、互利共栖、协同共栖、互养共栖(++) 单方获益,对方受害:寄生、捕食、拮抗(+ – ),( – +) 单方获益,对方无害: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生(代谢共栖)(+0) 互不相扰:无关共栖(00) 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偏害共栖(0 – ) 双方受损:竞争共栖( – –)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metabiosis)。 一、互生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第九章 微生物 的生态 土壤微生物中,互生关系十分普遍。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纤维素分解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