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分类与分布 草原土壤 第二节 草原土壤 半干旱地区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草原土壤概况: 广泛分布于温带、暖温带以及热带的大陆内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由东向西,在温带范围内依次有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在暖温带范围内依次有黑垆土、灰钙土。其共同特点是:①土壤淋溶作用较弱,剖面下部均有钙积层;②土壤盐基物质丰富,交换性盐基呈饱和状态;③土壤反应多呈中性至碱性;④有机质主要以根系形式进入土壤,故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主要成土过程有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化过程,但二者间的量的对比关系各土类有别,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前者减弱,后者加强。由于水分不足,不甚适宜农业,但宜于发展牧业,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一、黑土 黑土是温带湿润或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具有深厚的均腐殖质层,通体无石灰反应,程中性的黑色土壤。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一)黑土的分布与成土条件 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分布区均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内。黄瑞采等报道过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十大地理分布区,指出中国黑土主要见于淮北平原、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山东半岛西部和北部平原、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四个地区,以淮北平原分布最为广泛,黑土性土壤则多分布在其他六个地区。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2.46%。中国黑土总面积尚未有过统计。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二) 黑土的成土过程 在黑土成土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积累过程和特定的物质迁移过程。 其成土过程主要分为1.腐殖质积累过程 2。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三)黑土的形态特征与转化过程 1.形态特征:黑土刨面构型是由腐殖质层(Ah)、过渡层(ABh)、淀积层(Btq)和母质层(C)组成。 基本理化性质:黑土质地较粘重,多为壤质土和粘壤土,土体上下的质地较为均匀一致。 第二节 草原土壤 (四)利用与改良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土壤,黑土的利用首先要对黑土资源性状和生态环境条件进行评价,因地制宜区分宜农、宜牧、宜林黑土资源。 黑土开垦后,由于施肥少,耕后管理不善和土壤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黑土地的肥力显著下降,因此,应重视发展林业和牧业。 黑土地区存在着春旱秋涝现象,必须重视春季对冻融水的利用和秋季蓄水与排水防涝工程。开垦已农用的黑土区,要注意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草炭、桔梗还田、种植绿肥等。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二 、黑钙土 黑钙土是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 ,草甸草原植被下由腐殖质积累作用形成较 厚腐殖质层和碳酸盐淋溶淀积作用形成碳酸 钙淀积层的土壤。黑钙土是典型的草原土壤 类型之一,在我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相当于 暗厚干润均腐土(pachi-ustic isohumosols) 、钙积干润均腐殖土(calci-ustic isohumosols) ,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软土(mollisols)。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一)黑钙土的分布与成土条件 黑钙土形成的气候条件是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5℃年降水量350~600mm,干燥度为0.9~1.2;土壤冻结期达半年以上,冻土层厚达1.7~3.0m,会出现土壤上部冻层滞水。 (二)黑钙土分布 黑钙土 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类型为主,也有草甸草原植物,有机质的累积量小,分解强度较黑土大,腐殖质层一般厚约30~40厘米;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淀积,常在60~90厘米处形成粉末状或假菌状的钙积层,是黑钙土区别于其他黑土的重要特征。 黑土系列的土壤以东北地区分布的面积最广,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特别是黑土、黑钙土和白浆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对象,除已垦者外,尚有较大面积的荒地可供开垦,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三、栗钙土 栗钙土系列 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一些草原土壤。这类土壤均具有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和石灰的淋溶一淀积过程,并多存在弱度的石膏化和盐化过程。 栗钙土 湿带半干旱地区干草原下形成的土壤,表层为栗色或暗栗色的腐殖质量,厚度为25~45厘米,有机质含量多在1.5~4.0%;腐殖质层以下为含有多量灰白色斑状或粉状石灰的钙积层,石灰含量达10~30%。中国栗钙土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内蒙古高原的栗钙土具少腐殖质、少盐化、少碱化和无石膏或深位石膏及弱粘化特点,而西部新疆地区在底土有数量不等的石膏和盐分聚积,腐殖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但土壤无碱化和粘化现象。 第二节 草原土壤 (一)栗钙土的分布 栗钙土是内蒙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