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及时了解病人受伤的时间、原因、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年龄等,以安排不同的病床。
2.根据病情或医嘱每2~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
3.做青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按医嘱迅速补液及用药。
5.协助医师进行清创、换药、并做好健康皮肤护理。
6.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
7.保持室温,夏季26~28℃,暴露疗法时可提高至32℃,有条件者可用空调。
8.发热39℃以上的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药物降温。
9.烧伤面积敷料应及时更换,定时翻身,每2小时1次,防止受压,保持创面干燥。
10.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战胜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二)休克期的护理:
1.住单人房间,专人护理,严格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2.了解病情及有无其他复合伤,以便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抢救。
3.取半卧位,卧无菌床铺,并注意保暖。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对面、颈、胸部烧伤病人应备好氧气、气管切开包等。
5.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液体疗法的实施。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对各种治疗液体疗法的实施。
体温、脉搏、呼吸每30~60分钟测量1次,当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脉压差小于3Kpa(22.5mmHg),体温过高或过低,脉搏在120次/分以上,均应做出适当处理。
注意神志变化,成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言语无力,小儿惊慌不安、抑郁,多为休克表现,应加快输液速度。
烦渴是血容量不足的早期表现,此时不应过多满足病人不断喝水的要求。烧伤后大量饮水或进食可引起急性胃扩张、呕吐、甚至造成窒息,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观察创面渗出情况,周围是否红润,受压。
7.留置导尿管,成人一般用双腔请按尿管。倒出膀胱原有尿液后,,开始记录每小时尿量、比重、PH值。
8.注意五官的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减少创面污染机会。双耳烧伤后禁止受压,以免引起耳软骨炎。
9.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及分泌物阻塞。
10.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要敏捷、准确、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防增加病人的痛苦。
11.做好输液护理:
合理安排输液计划,第一个24小时,要求在前8小时输入胶晶体总量的1/2,后16小时再平均输入余量,以后每日输液总量应于24小时内平均输入。对有条件进行热干风疗法的病人应适当增加水分量,成人每日增加2000~3000ml。为保护肾功能,应早给碱性药物,其半量用于前8小时输入,并间断给予利尿剂。
输液速度以尿量监测为参考,一般维持尿量在30~50ml/h,但有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或化学烧伤有中毒可能者,尿量应偏高,保持在50ml/h以上。
计算每小时尿量时应排除甘露醇等高渗利尿剂用量。
(三)感染期护理: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体温升高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室温高或包扎疗法不易散热有关,可适当通风,降低室温或暂时关闭烤灯。
观察脉搏,最好听心音,一般应在120~140次/分。如体温、脉搏出现分离现象,提示病情危重。
呼吸增快到30次/分以上时且不规律,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抢救物品与器械。
2.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谵妄、幻觉、烦躁不安等,必要时使用安全带,按医嘱给镇静药物。
3.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便血等现象,应禁食或使用胃肠减压。
4.熟练掌握翻身床及其他床具的应用与护理,有精神障碍者禁卧翻身床。
5.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如静脉输液管、导尿管、胃管等。特别对静脉插管应加强护理,注意无菌,防止脱出。
6.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定时翻身及更换体位,预防褥疮。做好正常皮肤清洁、消毒和供皮区的消毒与护理。
7.加强营养护理,协助营养科制定出高营养食谱,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流质,以维持营养。
8.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出相应处理。
(四)恢复期护理:
1.恢复期病人常因伤后功能障碍或面部改变而失去生活耐心,医护人员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坚定信心、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恢复期创面瘙痒而致病人烦恼,影响休息、饮食,故每日用盐水浸浴,用0.1%米他酚酊外涂止痒,同时可避免感染。
3.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僵硬。
4.下肢及其关节烧伤病人,必须在植皮2~3周创面愈合后方能下床锻炼行走,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缠弹力绷带,以预防创面出血、起泡和瘢痕增生。
5.指导病人按时复查,如有瘢痕、溃疡及时到医院诊治。小儿瘢痕增生,在伤后半年即可行整复手术,成人一般伤后1~2年行整复治疗。
(五)植皮术:
1.术前护理:
(1)耐心向病人讲明手术的目的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恐惧、紧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