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内科抑郁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杨明辉 目 录 一、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抑郁 二、 抑郁的快速识别与诊断 三、 抑郁的药物治疗 一、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抑郁 (一)卒中后抑郁 病因:多源性。DSM-Ⅳ分类标准中,卒中被列为是“直接”导致抑郁的原因之一。一些试验证据认为,缺血性脑损伤破坏了与情感调节有关的胆碱能通路或神经环路,从而“直接”导致抑郁。目前有争议,反对者认为社会心理机制是其病因; 易发因素:卒中病灶在左侧额叶者易发生抑郁,抑郁评分与病灶范围大小成正比;与患者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系统、既往忧郁史有关; 高峰期:抑郁发病高峰出现在卒中后1~6个月; 危险因素:卒中后抑郁与残疾率、认知障碍和自杀率及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二)阿尔茨海默氏病(AD)中的抑郁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轻、中度痴呆者中常有情感症状,而在重度痴呆中则少见; 病因:未明,AD中发生抑郁涉及到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变化。 (三)癫痫伴发的抑郁 癫痫与抑郁症的共病率高,在反复发作的癫痫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0~55%; 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10倍,在癫痫患者的死因中,自杀比例最高。 (四)头痛与抑郁 头痛病人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伴发抑郁症的头痛病人相当多,抑郁症的发病率随头痛的加重而增加; 持续性头痛病人伴发抑郁症的较多,此外,女性头痛病人容易伴发抑郁症,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抑郁症; 5-HT水平下降是头痛和抑郁症的共同之处,都有5-HT水平的下降,治疗学上也得到验证,使用SSRI治疗都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在老年人中,头痛和抑郁症可能具有共同的躯体基础,如颈椎退行性病变和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等; 头痛和抑郁症在临床上可呈现为因果关系 抑郁症可能是头痛的病因,隐匿性抑郁症抑郁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头痛可能是其最突出的症状;抑郁症还可能是头痛的影响因素,抑郁症可以加重头痛。头痛也可能是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可能是病人长期头痛的后遗症。 最能说明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的是紧张型头痛,这种头痛主要是颈部肌肉紧张所致,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抑郁症状本身就是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之一。临床上,紧张型头痛大多与头痛伴发的抑郁症相互重叠。 (五)头晕与抑郁 研究显示:主观性头晕患者中患有抑郁症、焦虑症,或存在共病;具有情绪障碍的头晕患者中加重躯体主诉、致残率增加、依从性降低; 抑郁症患者中常伴有主观性头晕。 特 点: 轻度抑郁较多; “掩饰”忧郁或不认识到自己有忧郁; 躯体症状主诉多; 多个躯体症状可能预示忧郁; 忧郁焦虑共病。 二、抑郁的快速识别与诊断 (一)初筛 1、简短的三问法 (1)是否有睡眠不好? (2)是否有心烦不安或失去兴趣? (3)是否有明显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査都没有发现能够解释的原因。 2、90秒4问题询问法 1、病人健康问卷(PHQ-9)的评分及治疗建议 0—4分 : 没有抑郁 ; 5—9分: 轻度抑郁 :观察,随访;? 10—14分:中度抑郁:心理咨询,随访和/或药物治疗; 15—19分:中重度抑郁:药物治疗和/或心理治疗; 20—27分:重度抑郁:立即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建议转诊。? ? 2、汉密尔顿忧郁量表 <7分:无抑郁症状; >17分:轻中度抑郁; >24分:重度抑郁。 患者情况 — 抑郁症识别的因素 可能为抑郁症的信号: 反复出现的疲劳感 严重的躯体疾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心血管疾病、肿瘤) 查无实据的多种躯体症状 早先曾患过抑郁症 服用某些药物(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抗结核病药、降压药、糖皮质激素、抗帕金森病药等) (四)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3) 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减退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CCMD-3) 三、药物治疗原则 全面评估:结合躯体状况、心理状况,就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躯体疾病及其治疗药物的影响、抑郁的程度、精神药物治疗的获益/风险、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及监测措施等。 基本策略:选择适宜的药物有效控制原发疾病 建立治疗联盟:有效沟通,知情同意 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精神药物治疗的选择依据患者的年龄、所患躯体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症状特点、治疗药物以及患者对精神药物的耐受性及药费负担等因素。 (五)用药注意事项 药物宜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 治疗早期可以酌情联用苯二氮革类药物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六)抗抑郁剂治疗可能引起的副反应 (三)抑郁的类型与治疗 重度抑郁 中度抑郁 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pdf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30篇及小学四年级英语作文.doc VIP
- 电梯安装工程管理重难点分析.doc VIP
- 2025年保安员资格证考试题库大全(答案附后面).docx
- 【高考必备】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五辑):考点六十三等效平衡Word版含解析[原创精品].doc VIP
- 米家小米智能门锁 E30使用说明书.pdf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说课课件.pptx VIP
-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 第1课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提升策略.docx VIP
- 省优秀科组申报材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