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作业环境
第七章 作业环境 第七章 作业环境 基 本 要 求 掌握工作场所的照明设计,掌握温度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色彩与功效的关系,熟悉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意义。 本章重难点 重点:温度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难点:光环境;温度环境;色彩环境 第七章 作业环境 第七章 作业环境 减少反射眩光 为了避免由于材料反射引起的眩光, 我们推荐在室内采用有以下反射性能的材料: 室内材料 材料的反射率 天花板 80-90% 墙壁 40-60% 家具 25-45% 机器和仪器 30-50% 地板 20-40% 第七章 作业环境 照度时间上的均匀性 比静态对比更引起不快的是视力范围内照明的有节奏的变化, 这种情况发生在荧光灯坏了, 开始闪光, 或一个操作人员轮流地看一个明亮的物体和一个阴暗的物体, 或机器的某一部分周期性地遮住光线等等。 为了避免照明强度的波动, 应尽量做到: 1. 运动中的机器应尽量地隔起来; 2. 使视线主轴的明亮程度和颜色尽量相等; 3. 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闪烁的光源。 第七章 作业环境 光的合理设置 1. 任何光源都不应该直接进入操作者的视线; 2. 如果光源的亮度超过200cd/m2 , 应当设置灯罩或滤光屏; 3. 水平视线与光源的角度应最少有30度,如果小角度在大办公室不可避免,灯应该有罩具; 4. 荧光灯管与视线应成90度; 5. 用多个小灯泡比用一个大灯泡强; 6. 为了避免眩光, 有作业者的视线之内不应当有对比度大于1:10的反光; 7. 在机器, 仪器, 桌面, 控制台等就避免采用反光的材料和颜色。 第七章 作业环境 办公室的照明 照度 周围的办公室的照明应降低到与荧光屏相匹配的水平, 这个水平在200LX左右。 但在这个照明水平下, 室内显得很暗, 而且在200LX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对阅读文件是不适宜的。 推荐的计算机工作站的照明水平 条件 照明水平(LX) 文件的清淅度高 300 文件的清淅高低 400-500 数据输入 500-700 第七章 作业环境 亮度比 根据一般规则, 在屏幕与照明较好的文件之间的对比度应不超过1 :3。 很显然, 这项推荐对大多数VDT(视觉显示终端)工作地是无从实现的,因为工作人员还需要干其它事。 屏幕与文件之间的对比度不应该超过1:10 第七章 作业环境 屏反射 明亮的反射会产生眩光, 也可能在屏幕上留下其他物体的映象, 这些都干扰人的注意力, 反光是计算操作人员抱怨的一个主要问题。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安置荧光屏时综合地考虑光源, 窗户和其他明亮的表面, 另外也可以调整荧光屏的角度, 安装滤光镜等。 第七章 作业环境 措施: 把灯安在操作人员的两侧 计算机与窗户应成90度 当办公室的两边都有窗户时,就应该采取措施把窗户遮起来, 可以使用百叶窗或反射性低于50%的材料所做的窗帘。 采用有罩的灯具 间接光, 即把光先照在天花板上, 然后再把光反射到房间。 第七章 作业环境 7.3 温度环境 1、影响热环境的要素 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和热辐射,构成了对作业者产生重大影响的微气候。这四个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各要素对机体的影响是综合的。因此,为了对热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就必须考虑各个要素对热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是主要指标。 第七章 作业环境 气温 作业环境中的气温除取决于大气温度外,还受太阳辐射和作业场所的热源,如各种冶炼炉、化学反应锅、被加热的物体、机器运转发热和人体散热等影响。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作业环境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 第七章 作业环境 气湿 作业环境的气湿以空气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高气湿主要由于水份蒸发与释放蒸气所致,如纺织、印染、造纸、制革以及潮湿的矿井、隧道等作业场所常为高气湿。在冬季的高温车间可出现低气湿。 气流 作业环境中的气流除受外界风力的影响外,主要与作业场所中的热源有关。热源使空气加热而上升,室外的冷空气从门窗和下部空隙进入室内,造成空气对流。室内外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第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