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术学2006级教学大纲.doc
美术学2006级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座机电话号码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 06美术学(本科)专业二年级 学时学分: 学分 3 学时 54课时 编写单位: 美术系 编写人: 张文东 审定人: 刘怡 编写时间: 2006年5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研究中国美术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学科,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审美特点及各民族美术的光辉成就。较系统的掌握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热爱祖国,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艺术鉴赏力。
(2)对历史上的艺术流派及人物有较清晰的认识。
丰富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专业技法的学习和创作水平的提高,以便更好的胜任中学美术教育工作或其他工作。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以绘画为重点内容,工艺美术、建筑等作为了解内容。涉及的主要章节有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对重要章节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思考是本课程的难点。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的联系。考试课,考试形式是闭卷教材
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教学参考书
[1]李泽厚主编,《华夏美学》,天津社科出版社
[2] 李泽厚主编,《美的历程》,天津社科出版社
[3]王伯敏主编,《中国绘画通史》,三联出版社
[4]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通史》,山东齐鲁出版社
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讲授课
学时数 讨论 习题 课学时数 第一章原始社会美术 了解彩陶、岩画、玉器的成就 3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 了解三代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及演变、战国帛画、书法的起源和发展 6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三章秦汉美术 了解雕塑、绘画、书法建筑的发展 6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 了解石窟、绘画、画论、书法的发展脉络 6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 了解宗教美术、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的发展及重要画家的作品 8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六章宋辽金元美术 了解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画论概况及其重要画家作品。 8 安排实地考察(不占课时) 第七章明清美术 了解绘画、建筑、工艺、对外美术交流概况及其重要画家作品 8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第八章民国与新中国美术 了解绘画流派、新油画、新国画及其重要画家作品 8 布置习题
(不占课时) 考试复习 掌握重要知识和单元要求,做到牢固掌握 1 复习
1课时 总计 54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美术(3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了解陶器的分类,岩画的分布,建筑的特点;理解玉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掌握中国彩陶艺术的主要特点。
本章重点
史前美术中新石器时代的作品、造型及特征(彩陶的分类及特点)。
本章难点
理解原始艺术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关系。
结合史实理解史前美术在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半学时)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划分、美术发展主要概况。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半学时)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一)早中晚期人类文化遗址
1、早期遗址
2、中期遗址
3、晚期遗址
(二)工具与造型艺术的关系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一)分类
1、早期石器特点
2、中期石器特点
3、晚期石器特点
(二)制作方法
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
(一)打制石器的特点
(二)原始饰品的意义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2学时)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一)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二)长江流域文化遗址
二、磨制石器与玉器
(一)磨制石器的特点
(二)玉器的文化意义
三、彩陶与黑陶
(一)彩陶分类及特点
(二)黑陶的价值
四、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
拟形陶与原始雕塑的特点
五、岩画与建筑
(一)岩画的分布与特点
(二)建筑的南北差异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6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4、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2、掌握青铜器的分类。 5、理解帛画的艺术特点及绘画价值。
3、掌握形制与纹饰的演变。 6、了解建筑和工艺的主要成就。
本章重点
1、掌握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的演变过程。
2、掌握帛画的艺术特点。
本章难点
1、理解夏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和时代的关系。
2、理解青铜器在这一时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夏、商、周时代的划分及美术发展主要概况。
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2学时)
一、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及铸造
(一)青铜的冶炼及
(二)青铜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高中高考备考经验课件.pptx VIP
- 黄精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doc VIP
- 项目2 2.3 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4)(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听好每一节课,走好专业每一步.docx
- 磁力泵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利福霉素S-Na盐的合成方法.pdf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WHO《数据完整性指南》2021(中英文对照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