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不同“铜”史悠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同不同“铜”史悠悠.doc

大同不同“铜”史悠悠   “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里买铜。”大同铜器是汉族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当时大同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已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因此而被称为“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在大同所有铜器中,铜火锅最为有名。铜火锅是一种将取火与用锅功能巧妙结合,能搬到饭桌上的食具。它的产生与大同的自然环境有关。大同地处雁北塞外,气候寒冷,火锅既可作食具又可取暖,加之古时该地区为游牧民族的放牧地,部落不断迁徙,铜器方便耐用,久而久之,铜火锅便成为家户必备之物,并且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工艺品。铜火锅始于明朝初期,原本是民间百姓为抵御寒冷而发明的食具,其后流入京城,并被宫中选定为御用品。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第十三子朱桂(1374―1446年)喜欢宴饮,却因寒冬长宴上的凉酒冷菜而烦恼不已。一名聪明的臣子召集工匠,研制出将鼎下的炽炭和鼎内的高汤结合在一起的食具――铜火锅。这位臣子由于奉献火锅有功,当场被加官三级。所以,至今当地人还把铜火锅称作“速升锅”。 铜水壶、六角工艺茶壶   大同的铜火锅历史悠久,谈及此事还需从铜器时期说起。远在4 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出现了闻名于世的青铜艺术。人类历史长河分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期,铜器是紧随石器之后的时期,也就是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冶铜,用铜铸鼎、铸釜,制作刀剑武器和生活用具等,标志着社会发生了一大进步。游牧民族食物最早是烧烤,后来与汉人互通有无,形成相应的交易关系。汉人铜器传到他们那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物别是铜釜,也称铜锅,使他们的主食羊肉由烧烤变为涮,也就是用三块石头把铜锅架起来,锅中加水,锅下面加火,水在锅中滚沸后,将羊肉切片放入水中涮一涮、撒点盐,吃起来又嫩又香,极有滋味,也好消化,而铜锅本身携带起来又很方便,涮羊肉因此而成了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并得以广泛流传。鲜卑族是生活在大兴安岭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自称是黄帝之后,与汉族同宗,很有一番雄心壮志,一直在寻根问祖,要进入中原。他们在南迁过程中与汉人接触频繁,生活中自然也用上了铜锅,涮羊肉随之成为主食。进入中原建立北魏后,他们定都平城,即今天的大同,向平城大量移民并建设京城。史载当时迁至平城的各族民众多达150多万人,各类工匠艺人10余万。平城分宫城、京城和郭城三城。无论是从建筑规模还是从人口来说,都超过了汉都长安、晋都洛阳,也超过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和贝占庭,称得上是一座世界级的都市,极具气魄。政治上他们尊周礼、兴汉制,大量启用汉人为官;生活上他们离散部落,改牧从农,抛弃游牧生活落后的东西,一切向汉人靠拢,但他们吃习惯了的涮羊肉却是一直丢不掉。平城郭城与京城之间到处都是工场作坊,其中有不少是铜匠。他们经过研究设计,在这普通涮羊肉铜锅的基础之上,制造出一种锅与炉同体、水与火并存的涮羊肉铜火锅。涮羊肉从此走进宫廷,登上大雅之堂。随着时间发展,铜火锅越做越精,涮羊肉再配上汉族的各种作料,吃起来越发有味儿。由此,火锅宴渐序成为北魏王朝的御宴,成了与北魏享誉四海的御酒桑落酒、杀铁如泥的灌钢刀和如雕似镂丝织品缂丝齐名的四大名品,远销海内外。 铜扁壶采用H68黄铜,经手工锻造、雕錾而成,是马帮、驼帮在长途旅行时的必需品,适用于盛水、盛酒。   铜堆铸就的春秋之业   大同地处山西省北部,是全国著名的民间铜器产地之一。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大同生产铜器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700多年历史。最先用于铸造兵器,后来转向制造佛像、日常生活用具和美术工艺品。从用于战争的铜剑、铜戈到烹饪肉食的铜鼎和修饰照容的铜镜,应有尽有。大同铜匠在2 000多年前就拥有炉火纯青的制铜手艺。他们用铜制作出的乐器铜锣,声音深沉而悠扬,经久不散;做出的骆驼铃铛,几千米以外都听得真切…… 宫廷御锅(贵妃锅),原皇家餐具。材质为H62黄铜,经手工锻造、浮雕、平雕、镂空、挂锡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北魏时期,佛帝合一,佛即帝,帝即佛,把佛教的发展推向鼎盛,铜佛铸造成为时尚。不只寺庙供奉铜佛,民宅也供奉铜佛,大者数十米高,小者几厘米。天宫寺内的铜佛竟然高达13米,用铜50吨,可见其高大。北魏为发展手工业,对手工匠人还有个“四不准”的规定:即不准务农、不准放牧、不准经商、不准当兵,只准终生为朝廷效力,不准改行。因此,铜匠和其他工匠一样,都是父子相传,队伍越来越大,技艺越来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