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脱色降解染料废水研究.doc
微生物脱色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摘 要】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其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的研究报道很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本文主要研究了五种细菌菌株、四种真菌菌株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效果,为以后运用微生物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和降解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 染料 降解 1 引言 染料废水已成为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染料出口国,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约有10%-15%的染料随废水排入环境,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1-3]。而染料废水中的偶氮染料废水,是一种含偶氮双键、芳环结构的“致突变、致畸、致癌”化合物的废水,因其具有排放量大、组分复杂、色度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染料废水处理法设备昂贵,运行费用较高,被认为是最难处理的染料废水[4]。 传统的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方法较多,如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中,生化法在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国内外大量报道了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基因工程菌等通过吸附或降解方式对偶氮染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不仅成本低,且可以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因此被认为是染料脱色和降解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 实验 2.1实验材料 材料:偶氮染料-分散染料红30(AR30),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培养基为PDA。 染料溶液配制方法:将分散染料红30(AR30)用二甲基亚砜配制成50 g/L的母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2.2实验结果 采用生长速率法[5],在PDA培养基上测试五种细菌菌株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降解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见表1;四种真菌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降解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见表2。 表1 五种细菌菌株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降解脱色 细菌菌株 染料浓度mg/L 脱色时间h 脱色率% Enterobacter 100 36 93 Escherichia coliJM109 150 36 80 P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Wl 700 12 85 Pseudomones SP-SU EBT 400 48 97 Aermonas hydrophila 100 24 85 表2 四种细菌菌株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降解脱色 细菌菌株 染料浓度mg/L 脱色时间h 脱色率% Pencillum axalicum 100 1.5 91 Penicillium geastrivorus 150 36 95 Aspergillus flavus 100 24 99 Trametes versicolor 100 5 95 2.3 结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5种细菌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脱色率都在80%以上,其中菌株P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Wl在染料浓度为700 mg/L,脱色时间为48 h下,脱色率可达到85%,脱色降解效果最好。 有表2可以看出,4种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率都在90%以上,其中菌株Pencillum axalicum在1.5h内脱色率即可达到91%,在四种真菌中对分散染料红30(AR30)的降解脱色效果最好。同时,也是供试五种细菌中降解脱色效果最好的菌株。 3展望 生物降解是染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在处理工业废水、染料废水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一般寻找降解染料的微生物转入对微生物代谢途径、遗传调控机制和高效基因工程菌的研究,这为染料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着力于具有广谱脱色性能的新微生物类群的开发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遗传工程改良或构建环境污染物降解菌,扩大降解菌对污染物的降解范围,提高其降解酶的活性,以增强降解菌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进一步提高染料生物降解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杰,晓琴.我国染料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染料与染色,2009,23(1):1-6. [2]赵宜江,张艳,嵇鸣 等.印染废水吸附脱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0,26(6):315-320. [3]姜方新,兰尧中.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24-27. [4]Kariminiaae-Hamedaani H,Sakurai A,Sakakibara M.Decolorization of synthetic dyes by a new manganese peroxidase―producing white rot fungus[J].Dyes and Pigments.2007,72(2):157-162. [5]郎剑锋,孔凡彬,石名旺 等.哈茨木霉对7种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pptx VIP
- [运行]-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明细.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专业解读课件.pptx VIP
- 高中数学精品讲义:三角函数的概念(五大题型).pdf VIP
- 2025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研究年度进展.pdf VIP
- 20240320可用性工程(人因设计)研究报告 空白模版.docx VIP
- GB_T 32151.14-2023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4部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pdf VIP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 兽医内科病 兽医学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