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磨磨内级配
水泥磨磨内级配 为了寻求磨机钢球的合理配合及其调整方法,本文将根据我国水泥工业闭路粉磨磨机配球的实际情况,阐述闭路磨机配球的特征,并提出配球的一般方法,以供闭路磨机配球工作参考。
一、钢球级配
钢球级配的合理选择,主要根据被粉磨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粉磨方式以及要求的产品细度等因素来确定。 在钢球装载量一定时,小钢球比大钢球的总表面积大,与物料接触的机会多,故对需要磨细的细粒物料,应选用小钢球,而单个大钢球比单个小钢球的能量大,所以对需要冲击粉碎的大块物料,应选用大钢球。 入磨物料的易磨性好,可选用小钢球,易磨性差,则应选用大钢球。 选用钢球直径大小还与磨内单位容积物料通过量有一定的关系。在闭路粉磨时,选粉机的回磨粗料使磨内单位容积物料通过量增加,使钢球在冲击时受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循环回料量多,钢球的直径要选用得大些,反之则小。 此外,出磨物料的细度要求较细时,应适当选用小钢球,反之则大。 按照上述因素关系,笔者对K·A·拉珠莫夫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得出的球径计算公式能够求得较合理的配球方案。 一 求出合理的平均球径和最大级球径。 式中: Da——磨内钢球的平均球径 毫米 ; da——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度 以物料通过80%的筛孔孔径表示 毫米 ; k——入磨物料易磨系数; f——单位容积物料通过量影响系数 见表1 。 式中: Db——磨内钢球最大级球径 毫米 ; db——入磨物料平均最大级粒度 以物料通过95%的筛孔孔径表示 , 毫米 ; f、k同式 1 。 应用公式 1 和 2 的计算步骤如下: 1.作各种入磨物料的粒度筛析,求出da和db,一般用孔径为30毫米、19毫米、13毫米、10毫米和5毫米的套筛作熟料或石灰石筛析,用孔径为4毫米、2毫米、1毫米和0.25毫米的套筛作矿渣筛析。每个编号的筛析结果用粒度特性坐标 如图1 作出筛孔直径与被测物料通过量 % 的关系曲线,查取通过80%物料量的筛孔孔径定为入磨物料的平均粒度da;通过95%物料量的筛孔孔径定为入磨物料的最大级粒度db。 图1 计算平均粒度、最大级粒度用的坐标 1-熟料粒度分布线; 2-矿渣粒度分布线。
2.作各种入磨物料易磨性系数试验,求出k。其方法是:用试验小磨将平潭标准砂磨至比面积3000±100厘米2/克,并记录粉磨时间,然后以相同的粉磨时间将被测物料进行粉磨并测出其比面积值,两比面积值的比即为相对易磨系数: 式中: So——被测物料经粉磨T时间后的比面积值 厘米2/克 ; Ss——平潭标准砂经粉磨T时间后的比面积值 厘米2/克 。 3.计算磨机待配球仓的单位容积物料通过量K。 式中: A——磨内物料每小时的通过量 吨/时 ; VM——磨机 仓 有效容积 米3 。 4.根据K查表1得出f值。 5.将以上求得的各数据代入式 1 和式 2 ,即可求得钢球的平均球径Da和最大级球径Db。 对于细粉磨仓的钢球平均球径和最大级球径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2a——细粉磨仓配合钢球的平均球径 毫米 ;d2a——进入细粉磨仓的物料 包括入磨回料 的平均粒度 以通过80%物料的筛孔孔径表示 毫米 ;k、f同式 1 。 式中:D2b——细粉磨仓内钢球的最大级球径 毫米 ;d2b——入细粉磨仓的物料平均最大级粒度 以通过95%物料的筛孔孔径表示 毫米 ;k、f同式 1 。 二 级配计算 计算求得钢球的平均球径Da和最大级球径Db后,需确定用几种直径的钢球进行配合,推荐采用的级配数见表2。 图2和图3是供选择配球方案用的四级配球四方形图表和 配球三角形图表。当平均球径、最大级球径和级配数确定后,根据这两图表可以较快地求得各种大小钢球的配比百分数。 图2a 四级配表
图2b 四级配表
图2c 四级配表
图2d 四级配表
图3a 配表
图3b 配表
图3c 配表
图3d 配表
由于生产过程中入磨物料的粒度和易磨性等因素变动较大,相应的钢球级配的平均球径也应有一个变动范围,并采用优选法确定最优配球方案。具体作法是:确定平均球径的优选范围,按0.618分点选取不同的平均球径作出几种配球方案,以日常统计数据为依据作出至少三个月周期内磨机产量和电耗的曲线图形 如图4和图5 ,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测定,然后加以分析比较,得出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最佳配球方案。 图4 不同配球方案磨机小时产量比较 ——线为第一方案配球的小时产量曲线 -----线为第二方案配球的小时产量曲线 —·—线为第三方案配球的小时产量曲线
图5 不同配球方案磨机单位比面积电耗比较 ——线为第一方案配球的电耗曲线;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