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富春江上(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春江上(教案)

《富春江上》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所学的《故都的秋》,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同时还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那么作者的那种向往、眷恋之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明确:五幅秋景图(院中所见,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秋凉,枣树奇观),紧扣故都秋景“清”“静”“悲凉”的特点,每样景色都体现着故都秋的这些特点。而且每幅美美的画面都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那种孤独、忧伤、寂寞、冷静、还有淡淡的悲凉。 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合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就拿写景抒情散文来说,“形”——景,“神”——情,讲究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柳——留(折柳送别) 明月——思念 日落、江河、大海——壮阔 今天我们就尾随作家季羡林一起去游一游富春江 《富春江上》 1、解题 有句老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景古来有名。杭州西湖、雷峰夕照、烟霞三洞、三潭印月、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 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 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 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钱江涌潮最大, 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 声如雷鸣, 排山倒海, 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 历经2000余年, 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唐代韦庄说:“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元代诗人李桓也称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李桓乘船畅游富春江登楼观赏富春江季羡林赏景的两个观察点:按照游踪顺序来写,先是在游艇上赏江,然后登鹳山赏景,边写景边联想古今,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苏曼殊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幼年孤苦零仃,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他的诗作现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然而在苏曼殊诗歌创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风格与后期迥异的作品,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所体现的爱国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与一般诗歌有区别。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薄田》、《淀江道中口占》等。苏曼殊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除诗歌外,苏曼殊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此外,苏曼殊自己也从事小说的创作,从1912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的追求与社会阻挠间的矛盾冲突,作品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苏曼殊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矛盾揭示,实际是其内心痛苦挣扎的真实写照。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 1964年改建的,结构更为精巧雅致,室内设置各种盆景、花卉。楼前正中所悬的“春江第一楼”匾额,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笔。楼后有一题为“太液池”的石窟,洞中一泓碧水,清澈见底,山泉徐溢,叮咚有声;金鱼逐尾嬉戏,逗人喜爱。 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主要风景点。 清文学家严懋功言:“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之东越王王馀善钓台;湖北武昌县江滨之吴孙权钓台……吕尚、韩信、任昉三钓台较为著称,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严子陵钓台在全国10多处“钓台”古迹中名列第一位,闻名于世。 乘船经过富春江上风光最美丽的一段--七里泷,可见富春山麓,沿江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一片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