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流域针阔带状混交林效应观测975.docVIP

郝家流域针阔带状混交林效应观测97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郝家流域针阔带状混交林效应观测975

郝家流域针阔带状混交林效应观测 步兆东 王世忠 郭浩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建平 122400 摘 要: 通过对郝家流域内3种混交林 油松×山毛桃、油松×沙棘、樟子松×沙棘 的综合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枯枝落叶量分别是油松纯林的1.5倍、3.2倍、2.7倍;林分总持水量分别是油松纯林的3.3倍、8.9倍、6.4倍。由各树种l0年生长进程可以看出,樟子松×沙棘、油松×山毛桃的混交效果较好。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带状混交,流域 油松是辽西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在建平北部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我们于1985年春,在建平县太平庄乡郝家流域内营造了以油松、樟子松为主要树种的针阔混交试验林。造林后10余年,经测试证明混交林不仅林相整齐,生长状况良好,而且提高了蓄水保水能力,具有改善林地环境作用。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建平县北部老哈河西岸,太平庄乡郝家流域。该流域属于半干旱区大陆性气候,为低山丘陵山地,平均海拔632m,年均气温6.5℃,年降水量476mm,无霜期138d。土壤为淋溶褐土,土层0.8~eformis ×山毛桃 Prunus davidiana 、油松×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樟子松 P.sylvestris var.mongolica ×沙棘3种混交类型,采用带状混交,带宽为针叶树12m、阔叶树8m,株行距2×1m,以油松纯林为对照,共4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 在各处理的林分内设立固定标准地,逐年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胸径、树高等生长因子进行调查。同时,分别选择固定蓄水保水能力观测点,测定枯枝落叶层厚度、枯枝落叶量和林分持水量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交林与环境条件利用的关系 林分对林地内养分、水分、光照等生态因子利用越充分,森林的生产力越高。对3种混交林与纯林空间利用及根系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混交林群体结构为针阔叶波浪形复层林,而油松纯林为直线形单层林。混交林不但增加了复光面,而且林内漫射光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参试的4个树种虽然都是阳性树种,由于伴生树种山毛桃、沙棘为灌木或小乔木,并且采用带状混交,所以混交林中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在地上空间利用的矛盾并不突出。从根系分布看,作为伴生树种的沙棘、山毛桃的根系与主要树种油松、樟子松的根系分布在深浅不同的土层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而不会造成激烈竞争的格局 见表1 。 表1 混交林与纯林空间利用及根系分布比较 编号 混交树种 树 种 林 分 林分冠 根 系 根系密集 根系密集区 冠层厚 冠层厚 层厚比 分布层 区分布层 根量百分比 (cm) (cm) (%) (cm) (cm) (%) I 油 松 260 376 157 10~200 40~150 85 山毛桃 116 10~150 30~70 85 II 油 松 245 416 174 10~200 40~150 85 沙 棘 171 10~30 13~25 80 III 樟子松 269 434 182 10~240 40~200 85 沙 棘 165 10~30 13~25 80 IV 油松(对照)239 239 100 10~180 40~140 85 3.2 混交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油松纯林郁闭度低,枯枝落叶少,蓄水保水能力差。而在混交林中,由于山毛桃、沙棘叶量大,林分郁闭度高,林冠层能截留大量降水,而且地表的枯枝落叶层大量增加,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降低林地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因此,混交林能有效地保护天然降水,这在年降水量很少的辽西干旱地区具有特殊意义。混交林与油松纯林枯枝落叶量及持水量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混交林与纯林枯枝落叶量及持水量测定 编号 混交类型 枯枝落叶 枯 枝 林分平均 平 均 与总持水量 层厚度 落叶量 持水量 总持水量 比 值 (cm) kg/m2 kg/m2.cm kg I 油松×山毛桃 1.00 0.45 0.882 0.397 3.3 II 油松×沙 棘 1.20 0.95 0.943 1.075 8.9 III 樟子松×沙棘 1.00 0.80 0.968 0.774 6.4 IV 油松(对照) 0.60 0.30 0.672 0.121 1.0 由表2看出,油松×山毛桃、油松×沙棘、樟子松×沙棘3种混交林的枯枝落叶量分别是油松纯林的1.5倍、3.2倍、2.7倍;林分总持水量分别是油松纯林的3.3倍、8.9倍、6.4倍。 3.3 混交林与林分生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