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资料)专题五:认识论转向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2.pptVI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资料)专题五:认识论转向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性一方面必须本其原则,惟自与此原则一致的现象中,方可认识自然规律,一方面又必须本其依此原则而规划出的实验以研究自然,如此,理性庶几可以受到自然的益处,但并非象小学生之事事唯教师之命是从,而乃居于法官地位,强迫证人,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物理学革命的想法,完全归功于这个见地:只在自然里找相当于理性所添进自然中的(不是对自然诗意的玄想)。自然要向理性学乖,就自然本身说,它于理性是无所知的。自然科学徒然徘徊歧路许多世纪,至此才踏进了康庄大道。”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直到18世纪的时候,德国还像中世纪时期那样,被分割为大大小小的封建城邦。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18世纪中叶之后,伴随着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的扩张事业的成功,德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德国哲学家也开始在精神领域用自己的哲学体系来综合统一欧洲各国的哲学。 费希特的《告德意志人民书》标志着德国民族主义精神的兴起,他的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其他体系都追求大一统,追求世界万事万物的统摄原则。这本是古希腊哲学的传统,但是德国哲学家在这方面比他们的前辈走得更远,做得更彻底。 康德追求的尚且只是人类思维的先验综合原则;后来的哲学家追求的原则越来越纯粹,越来越绝对,综合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举凡人类思维、艺术、道德、宗教都受纯粹精神的、唯一原则的统摄,先验唯心论发展到绝对唯心论的巅峰。 黑格尔说:“康德哲学是在理论方面对启蒙运动的系统陈述。”这正是对一般德国古典哲学的评价。法国大革命震撼了世界,但是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在哲学上反映他的精神,这场革命就失败了。法国大革命失败之后,法国人和英国人对此是痛心疾首的批判和揭露,反思它的负面影响和教训,哲学界被一股保守、复辟的思潮所笼罩。但是政治上保守的德国,却出现了积极总结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哲学,黑格尔欢呼,法国大革命时壮丽的日出,是一个光辉灿烂的黎明,他写道: 一切有思想的存在者都分享到这个新纪元的欢呼,一种崇高的情绪激动着当时的人心,精神的热忱震撼着整个世界,神圣的东西、世界的和谐仿佛在当下被实现了。 德国古典哲学家是从精神上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正如他们正确地指出的那样,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就是启蒙的精神,他们总结的启蒙精神是理性主义、批判精神、自由的理想和历史进步观。这四点是一致的:理性的正确运用时批判,它的目标是自由,它是在历史进步中实现的。在此意义上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特别意义上的批判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要服从批判。”黑格尔说:“我们的时代的伟大在于承认自由和精神的财富,精神本身是自由的。理性和自由永远是我们的口号,无形的教会是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共同目标”。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一方面与德国民族追求综合统一的精神气质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哲学史研究积累的结果。 海涅《论德国的哲学和宗教的历史》,他极为夸奖德语作为哲学的语言,他说沃尔夫和康德使哲学开始讲德语。但是罗素有另外的讲法,他说康德开了一个坏头,他把哲学写成如此思辨和晦涩的东西,考虑到他原来能写出非常优美的文章,这一点尤其不能容忍。 比较赞同海涅的说法,要让哲学讲德语一开始就得用康德的方式,海涅说德语是天生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语言,他一直讲到黑格尔甚至海德格尔,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性。所以他说,罗马人在哲学上不行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不行,因为拉丁语天生就是唯物主义的语言,是行政长官发布行政命令的语言;小市民讨价还价的语言;是军事长官下令冲锋或者停止的语言,而不是哲学的语言。 理性的审判者——康德 康德的生活史是难于叙述的。因为他绝没有生活,又没有历史。他住在德国东北边境一个古老城市哥尼斯堡一条僻静的小巷里,过着一种机械般有秩序的,几乎是抽象的独身生活。我相信,就连城教堂的大时钟也不能象它的同乡伊曼努尔·康德那样无动于衷地、按部就班地完成它每日的表面工作。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吃饭散步,一切都有规定的时间,邻居们清楚地知道,当伊曼努尔·康德穿着灰色外衣,拿着藤手杖,从家门口出来,漫步走向菩提树小林荫道的时候就是下午三点半钟,由于这种关系人们现在还把这条路叫做哲学家路。一年四季他每天总要在这条路上往返八次,每逢天气阴晦或乌云预示着一场暮雨的时候,他的仆人,老兰培,便挟着一把长柄雨伞作为天意的象征忧心仲仲地跟在后面侍候他。 康德这人的表面生活和他那种破坏性的、震撼世界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对比!如果哥尼斯堡的市民预感到这种思想的全部意义,那末,他们面对这人时所感到惊恐当真会远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