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讯推出朋友圈广告或成微信由盛而衰的转折点.doc
腾讯推出朋友圈广告或成微信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015年1月21日早晨,各个媒体都在报道微信朋友圈上广告的消息,到了当天下午,我又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在微信自己的广告下面疯狂的回复。对比微博广告出来时的骂声一片,大家对朋友圈广告的接受程度要好得多,但不管接受程度如何,看到这个总会让人心里有个疑问:2015的朋友圈广告会不会是让微信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毕竟微博上了广告后,其热度与日俱下。
产品总是时代的产品,时间到了,自然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不管它们曾经多么辉煌,如固定电话和功能机。所以,要想思考微信会不会由盛而衰,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微信自身的强弱,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
认知盈余稀缺的年代
关注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美国作家克莱?舍基有一本书叫《认知盈余》,副标题是:自由时间的力量。这书也许曾经对过,但在眼下来看其基本立场已经错了,我们不是拥有很多认知盈余,而是正在经历一个盈余稀缺的年代。
如果把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的2007年作为移动互联网元年,那么到现在为止,移动互联网走过了8个年头。在这8个年头里,微信、微博、手游、新闻客户端、阅读、投资、视频等蜂拥而出,疯狂抢占手机那个不算大的屏幕。作为结果,每个用户的空余时间都被抢占一空。每个人都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消耗自由时间的模式,有的人是看起点的玄幻小说,有的人是看视频,有的人是打游戏,有的人是聊天……这些东西确实很有趣,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这意味着曾经无意识分布的自由时间就像金矿一样,已经被开采尽了,这是个盈余稀缺的年代。上班时人们像被绑在齿轮上一样,需要面对无休止的效率提升;空闲时则在虚拟世界里按既定模式消耗自己的剩余时间。
在这样一个盈余稀缺的年代里,一切新时间消费模式的崛起,必会导致既有的霸主变弱。落到微信上则是,一切新SNS的崛起都会导致微信的衰弱,因为它们是在同一领域里,所以互相兼容的程度会很差。
如果这逻辑没错,那下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有很多新的、非通用型的SNS崛起?答案是肯定的,这要从SNS的特质说起。
SNS的短命基因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SNS的短命基因》,里面归纳了SNS之所以短命的内因和外因,其中最关键的内因是人们的审美疲劳。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手机》这电影里费墨偷情被发现后,吭叽半天,整了个审美疲劳出来。也许有人不喜欢,但审美疲劳确实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们一边需要安定,让心灵平静,但一边又总是想寻找新的刺激,虽然这种新刺激往往并不具有长久持续的价值。
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使人心灵平静的部分,比如亲情、友情、理想往往不能支撑起SNS的发展,而新刺激部分能让SNS迅速发展,却又往往不足以支撑他的长久存续,比如:荷尔蒙过剩。在商业竞技场里面大家是想迅速成功的,所以大多时候人们打造产品时会依赖后者,这事实上就等于是为SNS类产品注入了短命的基因。
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自己是不是新接触微博、微信时总是热情高涨,接下来是对付玩玩,再接下来就可有可无了?
导致SNS短命的外因则有两个:一个是SNS必是顶级入口;一个是SNS介入壁垒低且有无限个切入点。
顶级入口导致众人垂涎,介入壁垒低和切入点多则导致只要有一个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创意,不管它是钓鱼、阅读、匿名吐槽、荷尔蒙过剩还是建立人脉就都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审美疲劳、顶级入口、介入壁垒低切入点多三者一叠加就相当于一边是大家并不能长时间的喜欢一个SNS,一边是不停地有其他产品诱惑你,而结果是SNS天生就有短命的基因。所以说,接下来一定会有新的、非通用型的SNS崛起,虽然我们很难预先清楚判定它们是什么。
为什么说广告可能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盈余稀缺、SNS的短命基因为SNS换代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条件,但由此只能推论说微信作为一个产品也是不长久的,而并不能说2015朋友圈上广告就是这个转折点。为了说清这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SNS的天生特质。
我们可以把所有SNS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初创期:这阶段这个SNS通常代表着潮流,是一个新鲜事物,谁不用谁土鳖。
成长期:这阶段开始由新奇引发广泛关注,用户开始急速增加。
成熟期:这阶段用户增长变得很缓慢,也就是说凡是可能喜欢你那个调调的已经来了,剩下的都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了。比如豆瓣把所有文青都吸引过去后,就处在这阶段了。
衰落期:这阶段大家开始觉得不好玩,使用时间开始减少。这时通常是一个新SNS崛起的契机。
微信自打2011年发布以来到2014年的4年间,用户数达到6亿,而用户增速则逐步放缓,这说明作为一款产品它已经迈入成熟期。在成长期因为有很好的对未来的期许,所以腾讯相当于是处在攻势,只需要考虑体验即可,但在产品的成熟期产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