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doc
论鱼类病害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1 鱼类病害的诊断 1.1 现场调查 全面了解鱼池中病鱼的各种现象鱼病的发生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在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旦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还有一种情况,病鱼外表变化不大,但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蹿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要么是寄生虫侵袭,要么是水中含有毒物质。若是前者原因,鱼会慢慢死亡,损失不太大;若后者原因,则往往突然出现大批死亡,各种家鱼及野杂鱼都不例外。 1.2 调查鱼类饲料管理情况 养殖鱼类发病,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如:放苗种前不清塘,放养品种规格大小相差过大,放养密度不当,投喂饲料不当,施肥不当等因素都会引发鱼病。 1.3 调查有关环境因素 鱼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大有关系的。如水源中有无污染源,水体本身理化因子有无变化,水温变化及周围有无施放农药情况,池底质情况的好坏,鱼池大小及水深情况等。 鱼池往年的发病史,每年何时开始发病;在同一鱼池中是某一种鱼发病,还是几种鱼同时发病;每天死鱼的数量等,对于准确诊断鱼病也十分重要。 1.4 鱼体检查 鱼体的检查是鱼病诊断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检查方法是由表及里,先检查鱼体体表,再检查鱼体的内脏。检查鱼体的某一部位,先用肉眼检查,再用显微镜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才更全面完整。 1.4.1目检 一般来讲,病毒性鱼病是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则表现为局部充血、发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竖鳞等症状;寄生虫鱼病常见症状是体表黏液过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浓囊等症状。一些大型的寄生虫,用肉眼可以识别出来。 目检鱼体包括体表、鳃、内脏三个部分。顺序和方法如下: 体表:将病鱼置于白色解剖盘中,按顺序从头部、嘴、眼、鳃盖、鳞片、鳍条等部位仔细观察。 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应注意鳃盖是否张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或变成透明,然后用剪刀剪去鳃盖,观察鳃丝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黏液,鳃丝末端是否肿胀或腐烂变白。 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剪掉一侧的腹壁,观察有无腹水或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其次观察内脏的外观是否正常。然后剪断靠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肛门部位的后肠,取出内脏,把肝、胆等器官逐步分开。把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去掉肠道中粪便和实物,用剪刀剖开观察。 1.4.2 镜检 镜检一般是根据目检时所确定下来的病变部位进行检查。从病灶部位取少量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片上,若是体表组织和鳃组织或体表粘液,用滴管加一滴清水;若是内脏组织,需滴加0.7%的生理盐水,然后盖上盖玻片,稍用力压平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对每个病灶部位,至少取三个不同点进行观察。 在整个诊断过程中,应结合各种鱼病的流行季节,各阶段的发病规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2 鱼病的预防措施 2.1 清整鱼池 修整鱼池:鱼池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要清除池底淤泥,清整后的鱼池要经日光曝晒池底,一次杀灭部分病原。 药物清塘:在鱼塘中有些生物本身就是病原体,有的则是病原的携带者。因此,必须要用药物清塘,常用药物有:“乐安清塘净”、“清塘剂”生石灰、茶籽饼等。 2.2 加强养殖管理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是提高单产较好的措施。放养密度越高的池塘,发生鱼病的机率越大,根据不同的鱼类之间有着不同的食性和栖息特点,合理混养,对预防鱼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合理的投饵施肥:施肥应掌握“及时、少施、勤施”的原则。常用肥水剂有 严格管理制度:定时巡塘,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尤以早晨巡塘最为重要。要经常性的改善鱼塘卫生环境,勤除杂草、残饵和死鱼,定期消毒,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2.3 药物治疗 2.3.1鱼体消毒 即使是健壮的鱼种,也难免有病原体寄生,所以在鱼种放养前,最好进行鱼体消毒。通常采用洗浴法,将鱼放在浓度较高的药液里,经短时间药浴,杀死鱼体上的病原体。药物有食盐、“水菌净”、“菌毒双效灵”、“菌毒双杀”、“菌毒净”、“敌百虫”。 2.3.2食场消毒 食场是鱼群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寄生虫和病原菌密集之处,故经常性地食场消毒,是有效地防病措施之一。常用的方法有悬挂法和泼洒法两种。常用药物有:“水菌净”、“菌毒双效灵”、“菌毒双杀”、“菌毒净”、“高效菌毒灵”。 2.3.3水体消毒 在鱼病流行季节,应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以杀死水体中或鱼体上的病原体。常用的水体消毒药是:“水菌净”、“菌毒双效灵”、“菌毒双杀”、“菌毒净”、“高效菌毒灵”。 2.3.4定期投喂药饵 一些内脏器官的疾病,需要应用内服法来防治,将药物拌入饲料中投喂。目前常用的内服药物有:“菌必治”、“暴血停”、“武四止血宁”、“整肠舒”、“鱼虾康泰”、“阿苯达唑粉”、“三黄散”、等。在日常的饲料投喂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