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废弃铅锌矿区优势植物中铅、锌、铬含量及富集特征.docVIP

贵州废弃铅锌矿区优势植物中铅、锌、铬含量及富集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废弃铅锌矿区优势植物中铅、锌、铬含量及富集特征.doc

贵州废弃铅锌矿区优势植物中铅、锌、铬含量及富集特征   摘要:以贵州废弃DW铅锌矿区27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测定植物体内Zn、Cr、Pb的含量,研究了矿区植物中的Zn、Cr、Pb的含量积累特征及植物对它们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中的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Pb、Cr,但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r、Zn、Pb。受矿区环境及Zn适应的影响,植物对Zn富集系数较小,Zn在百合科萱草中的积累量为1 650.27 mg/kg;地笋对Cr的富集系数为0.591,可作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植物;所研究的植物均不适合作重金属Pb的土壤环境修复植物。   关键词:铅锌矿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6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14   随着矿业开发的发展,矿石冶炼、尾矿、矿渣堆放、填埋等使重金属向周边土壤渗透,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1,2]。土壤是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的重要媒介,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金属对土壤环境以及植物的污染进一步加剧,重金属Cr、Pb、Zn等可以通过植物吸收,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造成对动物和人体直接或潜在危害。同时,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采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很多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同仁共同研究的问题。龙新宪等[3]发现东南景天是Zn的超富集植物,钱海燕等[4]发现黑麦草对土壤中Cu、Zn污染的忍耐和积累能力都较好,适合这2种元素的修复,目前,重金属锌污染治理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5,6]。陈同斌等[7]、韦朝阳等[8,9]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试验,分别发现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是As的超富集植物。对Pb有较强修复能力的植物较多,刘秀梅等[10]、柯文山等[11]、聂俊华等[12]在温室试验条件下,分别发现了羽叶鬼针草、酸模、鲁白、芥菜等对重金属Pb能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吴双桃等[13]首次报道了土荆芥叶是一种Pb超富集植物。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不同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有很大差异,且同一品种的农作物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也有所不同[14],Cr富集系数越小,则表明其吸收Cr的能力越差,抗土壤Cr污染的能力较强[15]。本研究以贵州废弃铅锌矿区土地上生长且生物量较大的优势植物为对象,通过其地上部分植株中重金属Pb、Zn、Cr的含量分析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为植物修复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作为西南矿产资源大省,且矿种众多,按照贵州省铅锌矿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全省铅精矿现已勘测量将达到1.2万t,锌精矿将达到35万t,全省铅锌矿的分布遍及30多个县市。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的限制,造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较低,矿物加工程度和综合回收率也相对较低,大部分矿产残留在废渣中,造成矿区周边土壤污染严重[16]。DW矿区属于山地矿床,且尾矿、矿渣露天堆积,任其风吹日晒雨淋,水冲洗释放或受雨水浸泡淋出的一些有毒有害元素,如Pb、Zn、Cr、As等。这些元素的析出和迁移会直接或间接对矿区周围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重金属复合污染。   1.2 样品采集及测定   试验植物样品采自贵州废弃DW矿区土地上生长的并且生物量相对较大的物种,共27种,其中3种为农作物。所采集的植物样品有荨麻科糯米藤(Herba Gonoslegiae Hirtae),菊科大吴风草(Lycopus lucidus)、鬼针草(Bidens pilosa)、米蒿(Artemisiadalai-lamae Krasch)、苦蒿(Conyzablinii levl)、飞篷(Erigeron acer)、腺梗?g莶(Sigesbeckia pubescens)、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橐吾(Ligularia sibirica)、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肾蕨科蜈蚣草(Nephrolepiscordifolia Presl),茄科番茄(Solanum ycopersicum),木贼科木贼(Herba Hiemali)、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豆科大豆(Glycine max)、葛(Pueraria lobata)、三叶草(Trifolium),报春花科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百合科萱草(Hemerocallis f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