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虾蟹类的养成技术海大版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虾蟹类的养成技术 主要的养成模式 池塘的条件与改造 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科学的投饵方法 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病害的预防 主要的养成模式 粗放养殖:鱼塭养殖/人工生态系养殖/半蓄水养殖 池塘养殖:潮差纳排水/淡水添加/覆膜高位池/封闭式循环过滤养殖 工厂化养殖 网箱或围拦养殖 池塘综合养殖 虾类池塘“健康养殖”模式 池塘条件和旧塘改造: 虾蟹养殖场场地选择: 地势平坦、开阔,海水洁净无污染,水质良好; 淡水水源丰富; 底质以沙地或泥沙地为佳; 交通、电力便利; 周边养殖面积不超过海区生态承受能力。 虾池的条件: 面积、水深与形状: 养成池:面积0.33~1hm2;水深2~2.5m,保水1.8m以上;形状以长方形,长宽比3:2为佳。 暂养池:面积100~200m2,水深1~1.5m。 贮水池:面积2~5hm2;水深2~2.5m。用于沉淀、消毒、蓄水。 池堤:以抗台风、抗历史最高潮位和保水为原则。 外堤(防护堤):石或混凝土建造,高度应能防30年最高水位加最大台风波高为限。 内堤:采用水泥护坡,防崩塌和渗漏 进排水系统:养殖场建立独立的进排水沟渠;每口池塘有呈对角排列的进排水口,尽可能自动排干。 池底:一般要求覆沙,厚度30cm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覆膜或硬底结构,防止池底泛酸或渗漏。 旧塘改造: 传统虾塘的弊端:面积大、蓄水浅、堤坝简陋、池底积淤厚、进排水系统合一、抗风能力差等。 改造遵循的原则: 改小改深。没有条件的地方可开挖环沟和中心沟; 加固堤坝、闸口; 分离进排水系统; 清除底泥或采用翻耕、嚗晒、化学药物方法处理。 池塘进排水系统 池塘的准备 工作步骤: 干塘晒池—清塘—安装闸网—进水—施肥植藻—肥塘 清塘: 目的:改善池塘底质/清除杂藻(刚毛藻、浒苔、沟草)和有害生物(野杂鱼虾、底栖和底埋动物、细菌及病毒) 常用药物: 生石灰 100kg/亩,撒播后翻耕池底; 茶粕(10~15%茶皂素)10~12kg/亩或1~2*10-6 鱼藤精 0.5~1*10-6 氯制剂 (强氯精、漂白粉、ClO2 等)有效氯6*10-6 硫酸铜 7~8*10-6,或五氯酚钠3~4* 10-6; 对虾对茶粕比鱼能忍受40倍的剂量;对鱼藤精比鱼能忍受20倍的剂量 进水: 时间:放苗前8~10天开始进水,不得太早或太迟。过早入水,易生浒苔等藻类;太迟入水肥水时间不够均影响放苗存活率。初次入水深度50~60cm。 过滤:从海区直接提水时,须用60~8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从健康养殖角度,进入养殖池塘的海水最好是经过沙滤或沉淀、消毒处理过的,保证进水时不携带有害生物。 海区进水渠及泵站示意 肥塘与基础饵料的培养 基础饵料的种类: 天然虾蟹类一般以底栖小型动植物为食,常见的有藻类(底栖硅藻、蓝藻等);原生动物(有孔虫);甲壳动物;多毛类;昆虫幼体;贝类幼虫。其中后四种为对虾的重要饵料。 施肥: 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底栖动物,肥水的好坏应以控制底栖丝状藻类“土皮”生长为前提。一般入水后应马上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50cm为宜。即保证光能透入底部有利于底栖动物快速生长,又能控制青苔等丝状藻类的疯长, 肥水的原则: 水色: 养成池放苗前水色控制茶色(红棕色)、淡绿、翠绿、浓绿(绿豆青)为佳。暗绿、白浊、黄色、酱油色为老化水或异常藻类生长状况,应重新培水或换水。 刚毛藻(青苔)、浒苔、沟草喜在清澈的虾池中生长,若大量繁殖,对虾苗放养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放苗前应采用药物清除或控制水的透明度。 肥塘与基础饵料的培养: 施肥的种类: 以无机肥为主,氮肥(尿素、硝铵、碳铵)1~2kg/亩;磷肥0.5~1kg/亩。可辅施消毒处理过的鸡鸭粪肥30~50kg/亩。 饵料生物的移植与培养: 在虾池中移植有益和优质的饵料生物,对早期虾苗的放养有利。移植生物包括藻类(波吉卵囊藻、角毛藻、等鞭金藻等)、端足类(蜾蠃蜚)、拟沼螺、海蝇蛆、线虫等。 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虾苗的选择: 质量鉴别: 个体粗壮,规格整齐,体色透明鲜艳,无畸形; 身体及附肢干净不挂污,鬍角虾不可选用; 第一触角并拢,或遇惊时偶尔张开; 游泳力强,弹跳好,附壁快; 腹节长,尾扇张开,胃肠饱满; 不带可检测出的病毒(如WSSV、IHHNV etc)。 虾苗的规格和中间培育 放养虾苗规格: 对虾苗放养规格要求1~1.2cm为宜,斑节虾P10~P20的“红筋”或“黑壳”苗;南美白对虾P12~P17尾节中间有线条“青筋”苗。 虾苗的中间培育(标粗): 培育池面积50~100m2,或单列或利用养成池围一个塘角。培育密度1~2万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