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M的第一门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入M的第一门槛.doc

进入M的第一门槛   2就是1的延伸,也是4的浓缩   1M推出的时候BMW并没有延展出2系,时隔几年,2系已经接过了1系Coupe的衣钵,而全新车型也就顺势称为M2,这和上一代M3 Coupe变身M4是一个道理。   因为这一代1/2系和3/4系在很大程度上分享了前置后驱的平台,因此当M2出现的时候玩车圈也就浮想联翩起来――M2是否会是一个M4的浓缩版呢?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因为M2在很多方面都和M4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前后悬挂的结构件十分相似,而变速箱等也流用了来自M4的M DCT双离合变速箱,但别忘了所有的M都是“Build By M”,而不是简单的“Tunned By BMW”,八成零件都是重新开发的。加上之前1M的传奇身世,使得M2还没出山就已经受到了极大关注。   罗列一些数据――遗憾的是3.0T发动机不是M4那台机器,但也并非一台普通版的N55,这是将M4的发动机和N55混合而成的一台机器,本体经过赛制化的改进,增强散热和缸头的设计,流用M4的活塞连杆,再在油箱和油底壳加上两套特殊装置防止高G值过弯时吸不上油。   与之前1M的N54双涡轮设计不同,新机采用了更新的M TwinPower Turbo技术,用上双涡管单涡轮技术,配合BMW一直坚持的VALVETRONIC电子气门技术和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旨在改善动力输出的绵密性,而不至于像前辈那么暴躁。370匹和465Nm的输出对于一台3.0T的发动机来说算得上是略显保守,当然BMW暗藏了一个OVERBOOST程序,在肾上腺素爆棚的时候扭矩能够短暂上扬到500Nm。起步破百的时间是4.3秒(搭配M DCT双离合变速箱),老规矩最高限速是250km/h,不过好玩的是如果你有一张BMW驾驶学院的毕业证,你还能有机会获得一次解禁,而冲击270km/h的极速。   此外,M2身上配备了所有M该有的东西,例如前四后二泵的M 刹车套装,大哥M4独有的陶瓷刹车M2是不提供的。小家伙配有限滑差速器,确保后轮动力的强悍输出,也能辅助做出甩尾的动作来;手动变速箱暗藏了降挡补油的程序,如果不喜欢还能用上既能买菜又能下赛道的M DCT变速箱,这一变速箱的动力输出很快,Comfort舒适模式、Sport运动模式和Sport+运动增强模式让变速箱有多重选择的机会。BMW一直有着行业顶尖的变速箱调校能力,赛道模式下更是铿锵有力,让人专注于赛道走线;M DCT针对水平一般的驾驶者还设置了一个动力切断的功能,这一离合器主动控制车辆稳定功能(SCC),能在过度转向的时候切断离合器,让车子回归稳定。而针对M DCT是否可靠的疑问,BMW还为M DCT特设了一个冷却器,把变速箱油抽出进行额外冷却,确保稳定。   参数不解决实质问题,对一台M来说,“快”比数字更重要。M2的纽博格林官方圈速是7分58秒,比自家大哥M4的7分52秒圈速略慢,完胜上一代1M做出的8分12秒圈速。但如果这就够评判M2,我也就不必飞一万公里来到Laguna Seca了。   偏执到宽容,M2的成长   恕我直言,以一个车手的身份我会留恋1M的感觉,但那真的是在拥有驾驭一台M4在赛道玩开心的能力以后。1M给我的记忆是:敏感而偏执,强悍的动力输送给后轮的时候是极其狂暴的,而底盘的调校调得很有表现欲,说白了就是工程师充分发挥一台小车的优势,让它成为乐于表现自己尾巴的车子,如果没有把玩过五百匹马力的经验,贸然调戏一台1M是会付出代价的――它甚至比M4还难驾驭,尤其是后轮抽动起来之后!   而驾驶M2杀入Laguna Seca的T3和T4弯之后,一个巨大的问号突然冒出来:这台车的均衡性几乎就是一台缩小版的M4,而并不用担心尾部的佯动,它的车头甚至有点吃不进弯,而不是用甩尾来表达自己的灵巧。略显拙气,恰恰是工程师们的高明之处,如果M2能够回归理性,那真的是看得出从M2到M4的成长――一个已经能驾驭M4的人未必需要一道“1M甜点”,但是一个还不能驾驭M4的人,一定需要一台更小的M来练习。让年轻的后生们驾驭一台1M无疑是错误的,而现在的M2则完美承接了M4下面的空间,成为沙漏里很重要的颈部。   接下来的疑问又来了,如果是这样,M2在纽博格林是如何做到追赶大哥M4的圈速的?要知道纽博格林是一条非常比拼马力的赛道,如果它有着大哥一样的马力,那么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难道说这个底盘暗藏着我没发现的点?当然这肯定是卖了个关子,在随后的T7-T8-8A弯道,著名的Chicane会让很多调校不好的车子原形毕露。   尽管避震开上去很软(M不是赛道专属,还要上街买菜和夜店泡妞的呢),而且在这个大盲弯里我分明是开到飞跳了,但它真的托得住一吨五的车体,而且方向也仅仅一个抽动回合就恢复了轨迹,有小车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