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嘉峪关地区地膜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研究.docVIP

酒泉嘉峪关地区地膜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泉嘉峪关地区地膜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研究.doc

酒泉嘉峪关地区地膜洋葱根腐病病原菌研究   【摘 要】应用柯赫氏证病法则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酒泉、嘉峪关发生的地膜洋葱根腐病病原进行了研究。对病部组织分离培养的结果是镰刀菌(Fusarium)占64.58%,交链孢〔Alternaria〕占14.58%,其它各类杂菌等菌落占20.84%;回接苗期和成株期洋葱植株,镰刀菌可重现根腐病症状,其它菌落均则难以重现。因此确认,酒泉嘉峪关产区洋葱根腐病的病原为镰刀菌。   【关键词】酒泉地区;嘉峪关地区;地膜洋葱根腐病;镰刀菌;病原菌研究   洋葱根腐病(农民俗称脱底),是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洋葱产区突发的重大病害,其主要症状是自进入5月初洋葱叶片开始发黄,逐步表现外缘叶片枯萎、洋葱鳞茎腐朽坏死;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病害发生程度加剧,表现连片发黄枯死,用手轻拔即起,根盘腐朽、须根脱落;湿度大的有蝇蛆腐生。洋葱一旦被感染发病则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目前该病在酒泉嘉峪关的发病面积已涵盖全部8000hm2洋葱生产。其中普遍发病率在0.75%~4.9%之间,发病面积达5540 hm2,占酒嘉地区洋葱面积比重达69.28%,造成实际经济损失达536.28万元;重度病田发病率13.49%~24.08%;特重病田发病率可达78%,基本绝收。   和该病危害症状与发病规律相同的报道目前在国内检索文献中尚属未见;类似的报道有洋葱干腐病,但除所描述鳞茎须根脱落症状和此病相似外,所述茎盘变色症状、附着粉红色霉层的描述及所述病程、防治要点则和病区出现病害的基本特点完全不同。河西地区地处高原极旱荒漠灌溉农业区,气候类型和生产条件与国内外其它洋葱产区明显不同;摸清本区域这一新发洋葱根腐病的病原,对下一步研究确定该病害和国内其它区域所述病害是否相同或属于相同病害的地理变种,以及对开展洋葱品种在洋葱产区间的引种和抗病品种选育、制定相应的大田防治规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   于2011年秋季在区域内各生态点广泛采集典型发病标本40份,置于低温库备用。   按经典配方配制好PDA培养基,与清洗干净的培养皿一起置高压灭菌锅(6.8kg、121℃)湿热消毒30min;将标本用清水淘洗干净,切下病间组织,在无菌工作间将切制好的病样标本按常规措施消毒处理后置PDA平面培养基,后转入恒温培养箱(30℃)培养4~7d,5d后统计出现的各类真菌、细菌菌落数。   1.2 致病性测定   1.2.1 病原菌实验室致病性测定   于2012年3月19日在无菌操作间将中度感病品种黄皮02洋葱鳞茎削去基部茎盘,在削去部位打三角锥形小坑,用75%酒精表面消毒并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将分离获得经过纯化的不同病菌菌块反接到洋葱鳞茎茎盘三角坑内,以无菌落生长的PDA培养基接种做对照,用封口塑袋封口(留有气孔)置恒温箱培养7d,统计发病率。   1.2.2 田间柯赫氏证病法则鉴定   (1)病原纯化繁殖:将经过实验室测定对洋葱有明显毒性的病原镰刀菌,和其它分离到的病菌分别用PDA纯化后,定量转接到250ml锥形瓶小麦粒培养料中,置28℃恒温箱培养7d,期间翻转摇晃接种使菌丝在培养料中生长均匀,后置冰箱保存备用;   (2)试验地消毒与规划设计、田间接种。选择向阳温室两间,面积66.7?O,于2012年4月16日用棚膜密闭覆盖地表,经过50d太阳强光照射高温加热土壤消毒处理, 6月4日揭去棚膜泡好地, 6月12日按小区面积0.2?O、5次重复设计划好小区,小区间埋设地膜进行隔离,将繁殖好的病原掺入各小区土壤,每个小区接种病原50g,对照小区接种煮熟麦粒。   (3)播种与试验管理。选择中感根腐病的洋葱品种黄皮02饱满种子,经75%酒精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水淘洗并保湿催芽,6月15日播入试验小区,覆盖经过碾压的软草喷洒自来水保湿,苗出全后撤去软草按正常洋葱生产进行管理,跟踪观察并记录发病数据。   1.3 致病菌分类鉴定   实验室和田间接种发病植株采集标本再分离,镜检确定发病洋葱分离获得病原和接种病原一致后进行病原菌分类地位鉴定。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采自酒泉、金塔、嘉峪关、玉门镇病样标本40份,分离2批次共获得480个菌落,其中目标菌落镰刀菌310个、占总数64.58%,为主体菌落;交链孢菌落70个、占总数14.58%,为次主体菌落;杂菌细菌菌落30个、占总数6.25%,杂菌真菌菌落70个、占总数14.58%。统计结果见表2。   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2.2.1 病原菌实验室致病性测定   试验结果镰刀菌〔Fusarium〕对成品洋葱有明显的致病力。在无菌环境下30℃恒温培养结果,从接种至症状出现潜伏期6d,发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