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追逐互联网之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年追逐互联网之路.doc

18年追逐互联网之路   18年前,盖茨在给公司高管的备忘录中警告说,互联网将彻底改变计算产业,微软的产品要么为即将到来的冲击做好准备,要么就有被淘汰一空的危险。盖茨强调,专注于互联网对于微软各部分的业务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封在业界产生巨大反响的备忘录,其主题为“互联网浪潮”,写于1995年5月26日。   彼时,距亚马逊和eBay呱呱落地分别还有1个多月和2个多月,至于说谷歌和Facebook的年龄,应该说分别是-3岁3个月和-8岁8个月。   如今,亚马逊、谷歌、Facebook和eBay这些当时尚未出世的公司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巨人。与当年相比,微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收入和利润急剧膨胀了10多倍。但是,微软已经从互联网的弄潮儿演变成追逐者。   或许,对微软追逐互联网的历史的回顾,会有助于理解2013年7月微软组织架构调整这一新闻事件。   从IE浏览器说起   颠覆性技术的威力体现在其扩散过程,因为使用的人越多,市场规模才能越大,进而促成新的产业,最终造就新的经济形态。   互联网亦如此。尽管互联网和万维网分别诞生于1969年和1991年,但互联网真正商用或者大规模扩散始于1994年12月15日网景公司推出的网景浏览器1.0。   时隔仅半年,盖茨便敏锐地觉察到互联网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写下了“互联网浪潮”的备忘录。这封备忘录不仅体现了盖茨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洞察,而且还逐一分析了互联网对微软具体业务的影响,并对互联网时代新的产品形态的预测。   这封备忘录所展现出的技术洞察力再次为盖茨赢得了声誉。事实上,在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展会Comdex始自1979年的20多年历史上,从1983年到2003年,盖茨应邀做了20次开幕式主题演讲,这一演讲是开幕式唯一的主题演讲也是整个展会最重要的主题演讲,盖茨的产业地位由此略见一斑。   在备忘录发出两个多月后,微软于8月16日发布了首款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1(IE1),开始了与网景的浏览器之争。到了1997年4月微软发布IE4,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微软对IE进行了3次版本更新,这是IE历史上更新最频繁的时期。   IE4最终成为微软击败网景公司、称雄浏览器市场的利器。但IE4也几乎给微软带来拆分之祸。当时微软将IE4与Windows 95捆绑,希望借助于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强势推广IE4。然而IE4刚推出,便引发美国司法部对微软捆绑IE涉嫌触犯反垄断法的指控。以至于到了2000年6月美国地区法院法官杰克逊作出判决,将微软拆分成两个独立公司。直到小布什当上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与微软在2001年11月达成和解协议,微软才躲过其发展史上最大一劫。   IE值得微软赌下身家性命吗?整个家业都建立在Windows上的微软,深谙操作系统的平台作用力,而浏览器作为互联网的门户其重要性一如Windows之于PC,因此,当时的微软才会不惜代价地争夺浏览器市场的主导权。   鲍尔默时代   旷日持久地纠缠于官司之中,令盖茨疲惫不堪。他终于做出决定,在2000年1月将CEO一职交给了鲍尔默。   鲍尔默绝非等闲之辈。人们常常称赞盖茨的聪明特别是在数学方面的才能,殊不知,鲍尔默更盖过盖茨一头,在美国高校本科生录取最看中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中,鲍尔默以满分1600分、盖茨以1500分分别被哈佛大学录取;鲍尔默还曾在全美数学竞赛中打入前10名。当鲍尔默选择了管理专业,PC产业就少了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作为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辍学生,鲍尔默的管理才华在微软得到了充分发挥,执掌微软后,将接手时为230亿美元的营业额,带到778亿美元(截止于2013年6月31日的微软2013财报)。其间,微软超越IBM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厂商,在财富美国500强中,微软从2000年的第84位跃升到2013年的第35位。   与此同时,人们对鲍尔默的强势也颇有微词。在他任上,Windows NT首席架构师卢科夫斯基跳槽谷歌和Windows主管辛诺夫斯基离职,前者在奠定微软帝国的基石Windows上无人出其右,后者长期主持微软最赚钱的Office产品的开发并有“Windows 8之父”的美誉。而最令人扼腕是奥兹的离职。   奥兹早在1984年便成立Iris Associates公司,并推出协同软件Notes,而微软进入这一领域成为Notes的竞争对手始自1993年Exchange Server 1.0。惺惺相惜的盖茨将奥兹誉为全球顶尖的5位程序员之一。2005年3月,微软以1.71亿美元收购奥兹离开IBM后创立的Groove公司,事后盖茨直言不讳地说,收购Groove只是为了挖到奥兹。奥兹果然不负众望,于当年10月发表了“互联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