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汽双子星.doc
上汽双子星
厚积薄发、稳中求进,上汽乘用车荣威、MG双品牌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团队打造中高端自主品牌,并在“研发、制造、服务” 上积累了三大优势。上汽这6年一役,颇符合行事稳重、兼收并蓄、求真务实的海派作风。
2012年12月初,在早早进入冬寒的上海,上汽集团与正大集团就合资共同进军东盟市场的签字仪式召开,双方宣布共同出资在泰国建立MG品牌生产基地。
泰国合资公司投产后将年产5万辆MG轿车,之后年产量将会提高至20万辆。虽未给出具体时间表,但发布的计划是从2014年起在泰国产销MG轿车。至此,上汽集团旗下双子星中的MG品牌得以用墙外开花的方式谋求与荣威品牌的均衡发展。
2012年第8次入榜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和销售收入多次蝉联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位,上汽屡次刷新中国汽车发展的纪录,旗下荣威和MG两大品牌日益成熟,为今后的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年乘用车行业整体增速减缓的态势下,仍然获得了亮眼的成绩。这一次海外建厂,让人们不得不重视上汽这个几乎每次都志在必得的庞然大物所透露出来的自主野心——成就全球化战略布局。
制定企业战略犹如下棋布局,对于动辄上百亿资金规模的汽车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多年来,上汽依靠与通用、大众等国际一线车企的合资而获得丰厚利润,被许多人评价为没有自己核心产品和自主品牌、习惯于借鸡孵蛋的赚钱机器。然而,当时光变迁,上汽一步步走过来时,多年前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对外宣布的三大战略,在几年后的今天一一实现。
厚积薄发、稳中求进,上汽乘用车荣威、MG双品牌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团队打造中高端自主品牌,并在“研发、制造、服务” 上积累了三大优势。上汽这6年一役,颇符合行事稳重、兼收并蓄、求真务实的海派作风。
除此之外,仔细梳理上汽这一年来的动作,则会发现,上汽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走得远。
自主新阶段
2007年对于上汽自主来说是个重要年份。荣威750上市、完成双品牌布局都在这一年。
拥有荣威品牌之后,上汽将MG品牌从当时技术归属上汽、生产线归属南汽的割裂状态下解救出来,实现内外统一,达到1+1=3的效果。全新的MG品牌得以在合并后的新上汽作为与荣威品牌并列、同时又各有侧重的双子星面市。至此,依托罗孚,上汽通过内外两步棋实现了购买国外成熟技术和平台,将之消化变为自有品牌所必须的所有步骤。
2012年,作为上汽的自主品牌的收获之年,上汽就荣威、MG发布了荣威950、MG5和荣威E50纯电动车等多款车型,实现了对主流细分市场的全覆盖的同时,也将荣威和MG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布局进一步扩张,品牌形象得以大幅提升。
在上汽的大自主规划中,“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而提出这样目标的底气正是逐渐完善的产品链。在上汽的自主布局中,以荣威、MG品牌为核心的自主乘用车企业,已初步建成了上海主导,上海、南京和英国三地联动的自主开发体系,持续推动传统车型的五大平台、22个整车项目、13个动力总成项目的研发工作。
截止今年10月份,荣威和MG两大品牌终端销量达22494台,同比增幅达的99.9%。其中荣威品牌终端销量为14618台;MG品牌终端量为7876台,均领先全国市场平均水平,成为这轮车市深度洗牌中的大赢家。
在过去的2012年,截至10月份,全国乘用车总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5.3%,就总体而言,市场平稳,略有增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总体平稳的表象下,中国汽车的市场格局却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日系车的疲软,各日系车企销量下滑幅度同比均已超过50%;另一大变化则是以上汽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新兴力量异军突起。
荣威350在今年十月创出年内销量新高,终端销量达9821辆,同比增幅达到111%, 跻身“中级车万辆俱乐部” 。“英伦精品小车”MG3也以潮流时尚的造型、宽阔的内部空间和“小车安全王”的良好口碑,同比增长152.9%,整体销量,仅次于大众POLO,超越晶锐和雨燕,稳居A0级精品小车前三甲。而根据上汽集团的财报显示,作为自主品牌的荣威和MG品牌已经成为上汽集团的重要板块。
从2007年荣威750、MG3上市到2012年荣威950、MG5等车型陆续面市,上汽自主品牌在五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复合增长率59.3%的业绩,高于整体乘用车市场21.2%的增速,同时是其他自主品牌增速的3倍多。
如果说以荣威750作为代表的上汽自主品牌1.0时代,在从2007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实现了上汽自主品牌的推广和普及期,那么荣威950和MG5的问世,无疑从产品线的丰富和技术的应用,开创了上汽自主品牌的2.0时代,完成了其旗下荣威、MG品牌覆盖各级细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